别踩这4个坑,你才能真正维护好“种子用户”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u=2947178619,2798048093&fm=214&gp=0.jpg

来源丨产品狗日记(ID:chanpindog)

作者丨肥寒


种子用户是第一批体验产品的人,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产品后续的走向都很重要。所以产品经理们都希望可以用好种子用户,帮助自己的产品走向光明的未来。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大多是骨干的。不论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在这方面犯过错误。总结了一下,有4个错误要注意避免。


错误1 筛选种子用户过于简单


种子用户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先明白谁是真正的种子用户,如何正确筛选种子用户。我观察下来,很多团队特别是创业团队容易停留在表面。对于种子用户,只是简单的按年龄、性别、地区、收入情况去做划分和筛选。然而事实上这只是种子用户的基本信息,应该结合产品的特点和目的,有针对性的增加筛选条件。譬如,你的产品是一款面向都市中产人群的中高端美食电商平台,那你的筛选条件可以从以下情况去考虑:


年龄在28-35岁,工作在北上广的女性(符合都市、中产,女性相比男性更多地购买零食,所以可以优先选择女性);


在不同电商平台购买美食的频率(这里的时间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一个范围区间);


月购买食物消费在XX元以上,占工资收入的X%(因为是中高端美食,所以消费能力需要设定一个范围区间);


是否经常购买或想购买某几类品牌(这里的品牌代表用户的品牌认知,筛选掉低端用户);


家庭婚姻情况(单身、已婚、已婚已育的用户都要包括,不同情况用户购买需求和习惯是有很大不同的);


错误2 种子用户要做什么,能得到什么不明确


我们辛辛苦苦找来了符合要求的种子用户,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有想好让种子用户做什么?没有为他们准备好明确的指令,这个阶段做什么,下个阶段做什么?种子用户能获得什么好处(大家都很忙,没几个人愿意做活雷锋)。这些都没有明确,种子用户会感觉无所适从,没有得到明显的尊重,我们和种子用户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结果自然是瞎忙一场咯。


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在一开始就要制定好一个大纲,安排好种子用户进入或接触产品之后要做什么,怎么做,做了之后如何反馈,反馈之后会得到什么,这些都要事先明确。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


首先给每个用户做一个简单的访谈,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什么时间点方便联系,手机设备型号,愿意面谈还是电话等等)并记录在案,这样的话可以对用户有个大致了解,避免在用户不方便的时间和场合打搅用户;


接下来会告诉用户,我们是一个什么产品,需要您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配合我们做什么。需要用什么设备(手机还是平板之类的),怎样使用(是否有特定流程),怎样反馈(使用的感受可以通过微信或QQ留言给我,也可以双方约定一个时间,面谈和电话交流)。


种子用户完成阶段任务之后,会给用户一些小福利或者口头感谢(如果公司有足够的预算,会有一套更明确的奖励机制)。有优惠和福利活动,种子用户属于第一批优先通知的人。


对种子用户进行阶段评估,上一阶段用户是否配合我们,如果不配合,看是什么原因,是我们沟通不好,服务不好还是用户实在太忙,没有时间搭理我们。该放弃的用户就果断放弃,毕竟时间有限。


产品不同阶段要注意调整种子用户的任务。比如还在内测阶段,就让种子用户专注体验产品就好;产品上线之后需要传播了,要设计机制鼓励种子用户去分享和传播。


错误3 盲目社群化


这两年社群是一个火爆的概念,大家都喜欢搞微信群或QQ群,动不动几十个微信群。微信群和QQ群确实可以拉近和用户距离,但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边界。


我们曾经做了20多个用户群,运营每人好几个手机,好几个微信小号,天天泡在群里,人人都疲惫不堪。刚开始群还活跃,可很快群就开始沉默。为什么?一个是新鲜感过了,再一个现在每个人太多群了,根本顾不过来,另外维护群是件琐碎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别的事情还做不做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盲目社群化不可取,我觉得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群规模,考虑高效合适的管理方式,确定好活动激励机制。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吴晓波书友会,它其实就是一个粉丝或者说种子用户的自发组织,按城市自行成立,自行选举管理者,自己组织活动,吴晓波频道据说只有一个人管理几十个书友会,但是却可以高效和自身品牌形成合力。


错误4 被用户牵着鼻子走


在和种子用户沟通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用户都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有时候我们容易陷入这些“用户意见”之中,觉得每一个意见都是对的,每一个需求都要重视和满足,结果就被用户牵着鼻子走。


事实上,用户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有可能会有如下问题:


用户说的不一定是心中所想;

用户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

用户意见不一定合理,他们很多意见可能只是一个直观感受,可能会有偏差。


那我们要如何才能避免被用户牵着鼻子走呢?在实际工作之中可以从这几点出发:


根据使用场景考虑:用户提出这个需求一般发生在什么场景?是概率很小呢还是高频?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人在不同场景会有不同行为,而用户提反馈的时候,不一定都会考虑到这些不同场景,这就要求我们又必要去还原使用场景。


根据用户目标(真实需求)考虑:用户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需求了吗?比如用户说没有提醒功能,但是我们其实是有这个功能的,那就要去追问或细究,是我们功能到达率太低?还是用户其实想要的是自己设定提醒时间?


根据产品定位考虑:用户提出要求符合产品定位吗?符合产品定位,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这个要求,如果不符合,我们可以暂时搁置。


根据实际资源考虑:用户提出的要求需要多少开发资源?需要多少工作人日?


以上4个错误,其实在我们实际工作很常见。总结出来,既是对过去工作的一个总结,也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

【李叫兽】打赏最多的网红,必用这九种方法-姑婆那些事儿官网 

3步走教你做网站用户需求分析——以姑婆网为例-姑婆那些事儿官网 

对平台来说,用户打赏行为的心理动机和利益诉求是……-姑婆那些事儿官网 

深度丨互联网太快,白岩松:走得太远,别忘了为什么出发-姑婆那些事儿官网 

深度解读 | 影响互联网的十大经典商战 -姑婆那些事儿官网 


姑婆那些事儿推广服务 点击 :http://www.gupowang.com/news/4585.html

大家都爱搜:ASM 互联网资讯类类有话说App推广运营经验线下推广活动推荐微信营销姑婆专题姑婆圈ASO校园推广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园运营团队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