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前央视天下足球解说员王涛:传统视频内容创业者的恐慌,转变思维才能生存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640.webp (4).jpg

 来源 | 猎掌门
 授课 | 王   涛
 编辑 | simon


王涛 WANGTAO

前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天下足球》导演、记者、配音员,《实况足球》游戏中文解说,  《FIFA ON LINE3》官方版中文解说。2014年,王涛离开效力11年之久的CCTV-5,创办北半球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做原创娱乐体育视频,代表节目《足球各种嘿》《运动各种嘿》《巨星三缺一》,制作栏目《绿茵继承者》在浙江卫视播出。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和转变


➣互联网=不严肃

我在中央电视台做了11年的内容,是带着一个相对传统的思维出来创业的。原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很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一个人,在2005年的时候,通过解说《实况足球》这款游戏拥有了很多粉丝。那个时候其实对互联网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但是我很好奇为什么我这种胡说八道的调性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传开了呢?


后来我慢慢发现是因为在互联网上一切都变得不严肃了。所以我初期对互联网产品的认知就是不严肃,早年间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传播度很高的产品都是不严肃的,尤其是视频产品。当时我在解说中的一些不严肃但深受欢迎的表现,成为了互联网上的新兴行为,所以那会儿觉得自己是一个挺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


➣互联网=分发平台


我2014年从中央电视台离职,创业到现在已经两年了,但是我发现自己才刚刚迈进了互联网的门槛,这2年的时间公司的产品也越做越好了。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时候,我们和浙江卫视合作了《绿荫继承者》,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会很困惑,觉得电视台的标准和制度又开始束缚自己,我原本是从电视台跳出来做互联网,为什么我又重新回到了电视台呢?这个问题我开始没有想通,到后来我想明白了。我现在是在做一家公司,并不是在做一个一个的产品,产品只是产品,公司需要做好各个产品线,这是在今年做完这个大项目之后想通的,公司的产品既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传播,也可以在电视台完成传播,对于我们来说,电视台、互联网、电影院线这些都只是平台,我们只需要在这个平台上把自己的内容用最好的传播方式给传播出去。

对内容变现的探索


在我2年前离职创业的时候,就认定好内容就是有商业价值的,那时候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做当时的一部剧,叫《足球各种嘿》,我们把一些当时互联网的热词、笑话段子等植入到这款视频产品当中,意图是尽可能地想让更多球迷来看到和看懂足球。用了很大的功夫和努力把产品做出来了,然后就展开了美好的畅想:一集卖80万,一共10集,能卖800万。当时我就给新浪体育的一个朋友发过去,一个PPT外加几个预告片,他评价道:制作非常精良,但是如果你真能卖800万,我佩服你。


0.webp.jpg


当时多少有点打击,但是还是不信邪。我觉得这个东西能卖800万,于是就去找了优酷、爱奇艺等所有的能接触到的频道总监和管理层,我想把我们的产品卖出去。其实一集的成本不到10万,每一集卖80万,就翻了7倍,那个时候想的非常简单,我觉得我们的制作质量足够好,切入点也足够独特,世界上都没有做得这么好玩的足球网剧,肯定能卖出去。


后来我发现互联网在2014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过了烧钱买互联网版权的时代了,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转变思路。其实我在创业之初几乎是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拍《足球各种嘿》了,已经差不多弹尽粮绝,我们带着5集片子天天愁怎么把这些片子卖出去。但是当时互联网平台说,要不然你免费给我播,我们给你广告分成,你的节目到1000万播放量之后,广告分成费是多少。我并没有直接把制作最精良的产品给他们,当时心里想的是我不能被你们骗了,得先看看效果。


于是我们做了几个小视频推到了优酷上,制作也比较精良,但是成本很低,一集就是1000块钱左右。之后我们就跟优酷体育死磕这个推广位置,终于有一天我们被推到了首页,那集视频当天就有了90多万的播放量。 但是我们并不知足,因为我看到很多视频都是千万级的播放量,我们为什么连百万都做不了。后来我又给优酷施压,说能不能再给个首页推广位置,后来他跟我说,你们是垂直领域的,我们现在能够把大众领域的东西推上首页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够把你们垂直领域的东西放到这样的位置待一天已经是个奇迹了,意思就是说你知足吧。


大概在1个月之后,我们总共完成800多万的播放量,我就开始等待分成,当我看到分成结果是7000多的时候我非常受伤,7000多还不够我养几个员工的。于是我就问他们,预计这样的10集网剧能有多大的播放量?他们估计能到两千万,我大概算了算这10集网剧能为我营收4万到5万块钱,但是制作成本要80到100万,立马就觉得这是个大坑。


那到底要怎么盈利?于是我就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资源去进行招商,很多企业看了我们的产品就问这是什么东西,我说这是一个足球类的网剧,幸好当时是世界杯,有很多商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觉得世界杯期间跟足球相关的东西应该会有传播力。当时谈下来快销品、电子品牌、游戏、体育、游戏领域的一些品牌,然后在《足球各种嘿》里投放。最后弥补了差不多六七十万的收入,真的是刷尽了我的老脸。


产品上线之后,我动用了私人关系,黄健翔、詹俊、段暄帮我在微博上转发,效果很显著,第二集上线的时候我就接到很多电话,问我这个节目接受定制吗?接受直录吗?接受广告合作吗?我当时觉得春天终于来了,终于找到了我们的盈利模式,原来就是先把节目做火再拿广告。后来我们有视频里的广告位招商,10集《足球各种嘿》播完之后就回本了。


这档节目之后,很多企业和平台看到了我们优秀的制作能力,有些平台就跟我们联系,说给预算让我们做一档节目,版权是他们的,制作方是我们。因为当时急缺钱,我们接受了几个不平等条约,在被合作方强奸意志的情况下做了很多我们并不想做的节目。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我们自认为制作很差的产品一集就有2000万的播放量,抵得上《足球各种嘿》六集的播放量了。


当时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平台的流量和用户对于内容的价值,没想到一个弹窗就能带来瞬间几百万的播放量,在那个时候我的认知还完全是我的产品好了,你们就会播,就会给钱,然后我就有营收。说实话这个时候,我对于互联网、互联网运营完全是不懂的,还是停留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制作模式。

对内容本身的思考和实践


记得当时我们带了10支小型预告片来推《足球各种嘿》第一季,把所有互联网的东西植入到足球当中,然后找真人来演C罗、演贝尔、演苏亚雷斯等等,但是播放量还是上不去。优酷的人说你们这个东西可能做得还是深,可是我们所有的剧情、台词都是来自于互联网球迷和论坛,怎么会太深?他说在互联网上住着很多原本并不懂足球或者他们只喜欢帅哥美女、喜欢美食、喜欢旅游、喜欢暴力这样的男男女女,而且以男生为主。后来我们总结出互联网内容一定得具备这几个元素:美女、美景、美食、猎奇。


之后我就想怎么让足球跟这些产生联系呢?我们在2014年世界杯的时候策划了一个叫《翻转巴西》的项目,这个项目扭转了我对一档足球节目的思路。


0.webp (1).jpg


这个项目的推进是非常困难,第一集是讲我刚到巴西什么都不知道,遇到各种奇怪的事,最后这一集播出的时候被骂得不行,说这个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西去丢人,这个死胖子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当时就让我很郁闷,我说我们是在很认真的搞笑,为什么你们就真的认真了。


直到第三集,我们遇到了一个巴西女孩,非常地性感火辣,而且中文说得不错,于是我们整个一季的节目在这集就开始扭转了,所有的口碑开始转变。第三集骂我的人少了,大家的火力集中到了夸这个女孩和约这个女孩的主题上,于是大家就带着这个主题看完了整个15集。节目播完之后,这个巴西女孩在国内受到了分外的关注,但当时我们并没有做推广,只是单纯利用优酷当时世界杯期间缺乏世界杯优势资源的一个时机,让他们给了一些首页的推广位。我当时特别后悔,没有把更多的预算用在节目推广上。


后来反思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女孩一出现,观众对《翻转巴西》的态度一下就翻转了,从一开始的谩骂到夸她骂我,夸她没我,最后反而觉得这个傻子在她旁边也挺好的。那时候开始我慢慢意识到,互联网视频的道路非常的简单,包括现在的直播,抓住了用户的眼球就抓住了互联网。之后我们就调整方向,把所有视频内容的制作偏向女性。

对用户运营的探索


后来我们又开发了一系列的节目,直到在2015年做了《游戏继承者》之后,公司的收入和公司的整个体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又开始苦恼了,做了这么多产品,我们为什么没有留住用户?我们建立了无数个公众号,每一档节建立一个公众号,然后在这个节目上去运营用户。但是后来发现,节目其实留不住用户,尤其是季播类的节目,一季节目播完之后,用户很难生活在这个公众号上,因为它没有依托。很多内容都是一样,一个月之后谁也不会想起来《欢乐颂》,几乎没有人会成为《欢乐颂》的长线粉丝,节目带来的粉丝数一定是节目播出的时候围绕过来,节目结束的时候肯定会立刻走掉。


我就在想到底怎么办,是不是得做一档长线的节目,每周甚至每天播出,我们试了一下,当时把一档短小的、制作成本比较低的节目,改成了每天播出,用户量有所增加,但是我们又测试停一周,就发现日活急剧地下降,用户的增加数量急剧下降。但是值得思考的一点是,节目播的同时转化到我个人的公众微信号上的用户反而是比较活跃的,他们的量的增加也是相对平均的,不会因为节目停止而立刻减少。


当时我的公众微信号上有3万多活跃粉丝,我每天在这上面讲一个笑话,有时候搞一些活动,比如说美女粉丝发照片过来有奖励,瞬间就会有两三钱张发过来。但是当时我完全没有思考到这个公众号的价值,当时我认为公众号的变现空间太小,2015年初的时候就没有去运营它了,一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重新运营起这个公众号。


这2年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制作体量上的很大增长,但是回过头来思考,我们其实特别不互联网,但是确实我们一直也在思考如何做用户留存,到目前为止我得到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把用户留存在个人身上。我们仔细想想比较成功的由内容而发的用户运营,像《罗辑思维》,实际上是有很多人聚拢在罗振宇周围,包括同道、南派这些人,也都是用自己的方式把人围拢在他们周围。

转变思路,从做节目到培养人


我们调整了思路,开始进行足球人的培养。从2015年开始,我们去寻找未来能够成为像黄健翔、詹俊、刘语熙这样的人才,发现90后里面没有一个知名的,所以我们把目标转到了90后解说员的培养上。而且我们不光要培养男生,还要培养女生,既要懂球,还要有编辑思维。于是我们开始在互联网上搜寻爱做短视频的球迷,还真找到了。


记得当时找到了一个年轻的男孩,能做视频,还是我的粉丝。我们对他进行了1年半的打造,现在已经能独立承担解说以及制作任务了。今年阿里实况足球在中国要推出2017的时候联络我们来做中文解说,我就把他推荐到了阿里,在今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就会对他进行一系列的宣发,呈现出一个90后解说员的横空出世。


我们认为培养新人的价值远比一个一个的节目要大,他的价值潜力会变得越来越大,与产品呈现相反的态势,视频节目一定会越来越弱。


我们作为一个内容制作公司逐渐把思路扭转到了从培养产品到培养人上,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也是产品,只是人化的产品生命周期更长、更具生命力。于是我们开始挖掘网上所谓有网红潜质的人,我们当时就真的发现了一个女孩,长得很漂亮,也喜欢制作视频,只是制作的比较low,最可贵的是她非常喜欢球,所以我们就把她签下来,围绕她去打造节目,在今年的欧洲杯期间,公司也会对她进行很大规模的推广。这档节目叫《球后算账》,大概的思路就是,由这个女孩来吐槽前一天比赛、预测第二天的比赛,如果预测不准就要接受惩罚,比如说她预测不准就吃10斤辣椒,到第二天她真的要吃下10斤辣椒。吐槽是这个节目的精神,漂亮是这个节目的看点。


北半球国际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从原本的内容制作公司到了扶植人、扶植IP,进行更大资源整合的思维模式,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跟平台的合作达到双赢的局面,从而推出我们自己的人。公司最重要的盈利模式是基于我们的人和产品来获取更多的用户,而原本的盈利模式更多是在2B端,是广告主和平台为我们买单,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逐步地去研究怎么样让用户为我们来买单。

 

姑婆那些事儿ios快速审核服务 点击 :http://www.gupowang.com/zhuanti/3128.html

 

大家都爱搜:互联网资讯类类有话说App推广运营经验线下推广活动推荐微信营销姑婆专题姑婆圈ASO校园推广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园运营团队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