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来源丨Spenser】
【编辑丨善小花】
在北京,和国有银行的一朋友吃饭,他和我年龄差不多,毕业后一直在银行,规规矩矩,也算是做到了中层,年薪税后30万人民币,买了四环的小房子,谨慎的花钱过日子。
他说他很焦虑。
他说北京机会很多,好些朋友做了公司,前几年邀请他入伙一起干,但是他觉得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份稳定的收入,不敢放弃。
他看过当年觉得不如他的人现在赚了好多钱,也看到那些所谓的精英们,一直苦逼的挣扎在融B轮的路上。
他觉得在北京这座有最活跃的创意,最多的资本,最密集人才的土地,但自己好像是这座城市的局外人,旁观者。这座城市的热闹,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而他这份薪水,越来越觉得鸡肋,吃不饱饿不死,就像每天的生活一样没劲。
看似奇怪,但细想又合情合理。工资收入,这个大多数人传统的收入模式,在这一轮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正在变得越来越尴尬。
1、以前要稳定、现在要可能性
因为传统工资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的新商业,尤其是互联网商业。
工资的增长模式是线性的,而互联网商业的增长模式是指数的。
工资收入模式的前提是,一个人是相对静态和稳定的,工资收入的增长是随着这个人专业度和经验丰富成正比的,是随着时间的线性增长关系。
所以工资存在合理性的一般前提是,这个公司是稳定的架构。
你现在做一个公司,很少会做个公司十年规划,做个三年规划就不错了。因为现代商业一方面公司寿命越来越短,我先声明,这不一定是坏事。另一方面,一家公司的迭代速度非常快。
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在于产生了人与人更低成本的链接,更高沟通的效率,更高频的合作交易。一句话总结,就是增大了个体的链接力和影响力,和未来不可预测的想象空间。是有可能呈现爆炸式指数增长的。
所以工资模式其实是并不太适合互联网商业,以为太慢了,太没有想象力了,股权模式其实更适合。
而另一方面,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
一线城市,你会发现,如果你仅仅靠工资收入,一般都是买不起房子,因为工资的涨幅一般跟不上房价涨幅;
所以我身边好多人都有30岁危机,工作了五六年,收入好像增长了,但是和房价,物价和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消费欲望比起来,反而觉得更不满足了。
而幸福的人,更多是前几年拥抱了资产泡沫的人,因为M2的指数来看,资产的增长一般都会超过工资的增长幅度。
不像美国,这十年的物价指数基本没怎么涨,房价也没有升太多。所以,十年前的10万美元年薪,和现在的10万美元年薪,日子过得差不多。
所以,线性增长的工资,其实开低了你在这个时代可能拥有的更好加钱。
2 承认吧!你的工资收入走不向财务自由!
另外,我注意到,在有些行业,工资收入,不仅有鸡肋,甚至可能是陷阱。
因为高收入,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高风险。第二是稀缺性。
工资收入所对应的应该是低风险,因为工资意味着旱涝保收,但现实是,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因为不敢冒险,反而职场风险指数越来越高。
因为当身边都是翻起的海浪,一艘平静的船,说这艘船稳定,就是个笑话;你能做的,就是不断调整船的姿势,和海浪同频共振,所谓动态平衡。
如果一个人领的是工资,但是所处的行业,让你越来越动荡,变得更容易被替代。那这个工资收入,不仅不是保障,而是职场陷阱了。
举个例子,我一好朋友,四线城市,和我年龄也差不多,政府机关领导一把手的秘书,绝对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不错仕途,但他说他很焦虑。
他说他和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朋友聊天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很羡慕他现在貌似人生赢家的日子,但是,他说,
“我有时候会听不太懂他们讲的一些互联网的东西,我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很闭塞,感觉自己落后这个时代了,有种out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想就会麻木,想起就会觉得恐怖。”
因为公务员这种看似稳定的饭碗,好像这几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了,而且体制内的很多制约,导致他很难开发自己的另一种人生可能。
他说我每次回家,就特别想和我聊天,觉得我能够带给他外面的世界的样子。
所以,互联网带给我们这一代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有一不留神被淘汰的可能。
当人工智能都开始淘汰华尔街的交易员了,未来有哪个人是安全呢?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挑选一份工作,和规划自己职场路径的时候,工资考量的比例,或许越来越不重要。
或许我们应该多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变得稀缺,变得有话语权。
或许我们应该多想想如何抓入周期越来越短的机遇,抓住一次人生的资产泡沫,哪怕只有一次,完成原始财富的积累。
就像还在体制内的人,要时刻保持离开体制的能力;就像还在领工资的人,要时刻警惕,你的价值,可能一直被工资低估了。
中产阶级确实在崛起,中产阶级也同样焦虑,至少,你不能跟着船一起沉。
我北京两个商业合作伙伴,一个去年从交通部大院里出来,做自媒体人了,做的还不错,一年几百万收入;另一个伙伴两个月前也从体制内出来,跟着一个牛逼的互联网人做项目,收入还不稳定,但至少比以前开心。
当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变得不再高度依附,当一个人就可以活成一家公司完成和世界的最短连接;而工资,作为个人和组织中间的交易载体,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
雇佣制会退出舞台,合伙制会成为主流。
【用户评论】
1、写的啥东西,不是死工资拖垮你,是你自己能力不足拖垮你。
2、都当老板,哪来的员工
3、增加收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你有这么多精力来处理好所有的事吗?如果没有那就请专注。
4、不想大富大贵,只想有一个岁月静好的生活,公务员和体制内不错的。曾经不懂,加上我爹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姨小姨,姑妈伯伯,一大家子都是铁路体制内的人,小时候特别反感体制内。看电视剧,觉得外企私企的白领好牛逼!就想着好好学习考好大学跳出体制内的生活。大学里,身边同学都忙着考公考事业单位,我不屑一顾。 而如今,才明白!有些东西,还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5、要有一技之长,在哪都不怕
6、行业大洗牌前夕,认知的成本是最高的,左象限的人其实不会有危机感,右象限的人想救也救不了,之后只能接受亘古不变的28定律。 行业大洗牌同時也是商業創新的时机--中國站在世界頂峰的時機也同時來到,正面價值觀、承載社會責任、拯救弱势群體⋯無不成為商業巨人們身負的重任。80%的永遠還是那80%不用改變,其實也無法改變⋯
7、大风来了猪都会飞,不是死工资拖垮人。一切的焦虑,危机感来源于热忱的缺失。金钱是改善生活品质实现财务自由的基础,但是没有追求落地的点,钱再多都没有自由。 一技傍身安身立命,执一不失方能不惑。没有热忱,找不到追求,就会迷失。别人比你有钱,别人比你有才华,别人比你安逸,别人比你充实,什么都能引发你对现实的迷失,以为自己什么都需要,这才是拖垮一个人的源头。
8、何止是心酸,这几年我对工作和行业充满的更多是危机感甚至是略带绝望。 我先说说我自己,北京土著,有学区房的那种,30,刚结婚,老婆也是北京土著,就像段子说的,俩大型公司合并,而且我俩都在互联网公司,她在初创B轮我在一个中型上市公司,工作岗位她是研发我是市场,都是小管理层,薪资跟大多数同龄的传统行业朋友比绝对是第一梯队的,但是我依然会有不安全感。 过去的几年里我尝试过很多事情,比如很早就开始搞播客这种音频视频自媒体,比如合伙做一些副业,也看过很多朋友自己创业做事情,但是好像没有人能高枕无忧,哪怕有幸做了自己最喜欢的事,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包括我自己也是,到最后人心都变了,每个人都希望暴富,都希望快速变现,不是虚荣心推动,而是危机感,是那种你赶不上这波可能这辈子就没机会的那种心情;是那种我不怕市场有竞争者,而是怕市场不再需要我们的那种危机感。 抱歉吐槽了这么多,只是今天看到你的文章突然有感而发。
9、我来点题:1找到把能力最大化变现的方式 。2合伙制适合关键性的人。3风险与机遇并存,30岁有危机感是好事。
10、不幸的是,到今天为止,信息不对称性依然普遍存在,虽然互联网的出现,就像当年改革开放一样,让一批有胆量的人先富起来,但是相应的,新兴行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形成壁垒的窗口期也越来越短,幸存者偏差越来越严重。 大环境下,能拿死工资的工作都不多了,一线城市创业团队更多的是欠薪解散这样的。
11、在没有打好各种根基社会脉络之前,想着工资拖垮你也太不靠谱了吧。个个都想腾飞,不好好储备点汽油咋飞。
12、别傻了,长远来看,公务员恰恰是未来不容易被替代的职业。不要小看这份稳定的死工资,才是未来最稳定的。其他商业职业却越来越被人工智能替代。
13、不赞同这个观点,风口上,大家普遍赚钱,风口过了,没有实力的人和公司都得死,包括大多数创业的。
14、找个技能赚钱才是王道。
15、投身创业大军,才想起有稳定的现金流的重要性。也别小看薪资~
16、我已经垮了。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