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转型: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微电商
来源 华章管理
作者 熊友君
内容来源华章微课堂熊友君老师的分享,微课堂加入方式见文末
大家好,我是熊友君,欢迎来到华章微课堂,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传统企业转型移动电商实战,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
1.传统企业转型微电商的原因;
2. 微电商发展存在的痛点;
3. 七步打造微电商。
首先讲两个小故事:
1.一个小伙子有2000元,他用其中的1500元给MM买了部手机,留500元吃饭开房,当他骑着电瓶车去找MM,MM说:你是一个好人,可是我们真的不合适。
改善方案:一个小伙子用700元租了一辆BMW5,然后去批发市场300元买了99朵玫瑰,告诉MM,他喜欢手牵手去那些浪漫的小吃店,最多消费100元。当晚MM就跟他睡了,而且是因为爱情……
2. 一漂亮性感的女同事,其老公给她送午饭,没说话,放下午饭就走了!新来的男同事问: 那是谁?她 : 送外卖的。问: 没给钱?她: 不用给,晚上陪他睡一觉就好了……第二天,男同事为她带了四菜一汤的午饭,整个办公室轰然大笑。
启示1:故事一告诉我们,商业模式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而不是成本!
启示2:故事二说明,商业模式不可简单的模仿,别人的模式一定有其前置条件和准入标准,模式复制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对称。
“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这是如今互联网思维大潮中传为美谈的一句话,印证了在全球化浪潮冲击、技术变革加快及商业环境变的更加不确定的时代,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技术,而是商业模式。
一、传统企业为什么要转型移动电商?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笃信的时代,也是疑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没有;我们全都会上天堂,也全都会下地狱。”英国人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这句话用在当今的中国经济领域再适合不过的了。一方面是企业成本高企、经济凋蔽,一方面移动电商风起云涌,从美国到欧洲,从北京到广州,无处不见它的踪影。
根据腾迅发布的微信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品牌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800万个,并以每天1.5万的规模在增长。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万个,微信支付用户达到4亿左右。成为全球第一大APP应用。与此同时,在C端,微信月活跃用户规模,也已达到了4.5亿。如果说2014年是O2O元年,那么2015年就是微商元年。不微商,必受伤!
移动互联网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将横扫依赖信息不对称盈利的所有商业,以后所有中间商的日子都会不好过,批发市场可能消失,4S店可能关门,而这一切只是风暴的开始。信息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所有信息都可能变成收益,而这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马云说当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一般都会经过四个阶段:看不起;看不见;看不懂;来不及。5%的人知道才叫机会;40%的人知道只能叫行业;当60%的人知道这个行业赚钱,那你就不必要考虑做了,当一个消费者就可以了……微商是中国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10年错过了淘宝,未来十年不要再错过微商!错过了互联网不用哭泣,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就真的要哭了!中国将全面推动微商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将非常巨大,十年后将有很多人因为十年前与这个行业擦肩而过而后悔,十年后也会有很多人因为选择这个行业而庆幸!
有数据统计,微商两年创造从业人数是电子商务时代十年总和的两倍还要多,转型微商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问题来了?大部分人连微商定义都没搞清楚,不是那个刷朋友圈的吗?可笑啊?不知从何时起,微商似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看到“微商”二字,心头就会情不自禁地涌现出刷屏、广告以及各种坑爹的骚扰,所有的微商都被扣上了朋友圈恶意营销的帽子。甚至还有人把朋友圈卖货等同于微信电商,以此得出结论:基于社交的微信电商必亡。我认为以这样的逻辑来解释微商,轻率而且狭隘。
移动互联网思维的第一个核心特征(详见《移动互联网思维商业创新与重构》,熊友君编著)是碎片化,碎片化带来两大核心模式,第一个模式就是“微”模式,微信、微博、微创新、微视频、微公益、微营销......“微”=“威”,“微”力四射,“威”力无边。
很多朋友误认为微商就是在朋友圈卖货的,其实不然,从广义上讲,微商就是移动电商。从狭义上讲,相对于传统电商而言,是指借助各种移动端如手机、IPAD等各种移动载体从事商品交换的各类商业群体统称。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微商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它改变了什么?
1,改变了自商业的群体结构。微商经历了一个从微信电商——微电商——微商的成长过程。如果把朋友圈卖货看做微商的雏形的话,那么微信开店(或微店)的兴起则是微商的成熟和壮大。这一过程的转变不仅是微商作为一种自商业的完善,更是对这一群体的扩充和延伸。
2,加速了用户从PC端到移动端的购物行为。2015年“双十一”天猫976亿元的交易额中,移动端占比高达42.6%。
3,改变了C端的用户身份。假如你是一个时尚达人,在朋友圈买了一款朋友分享的产品,体验之后觉得很赞,于是你可能就会想着做他们的代理或分销。此时你的身份就从C端走向B端,从买家变成了买手。
4,重塑了买家和卖家的关系。在淘宝电商时代,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产品上,而人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几乎为零,而微商时代,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是建立在“社交——电商——社交”这样一个循环的生态之中,前者只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关系,后者先有关系后有商业,这种商业还会不断被传播。
微商发展带来显著多个好处:
1,生意准入门槛降低,不再受限于淘宝天猫京东这类大的交易平台,它让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可以参与公平买卖;
2,交易变得可以随时随地就能发生;
3,基于社交圈等各种群体的组合,可以是直销模式,也可以是分销模式,是社会化形态下把所有好的东西分享出来;
4,可以是线上线下O2O整合等各种形式;
5,微商与社会化息息相关。
微商发展三个阶段:
微商一开始出生都是在争议中进行的,当微信用户从8000万,再到3个亿,6个亿的时候,有一部分年轻人敏锐地发现到商机,开始在朋友圈进行刷屏卖产品,再厉害的时候,一个人通过几部手机就可以卖上千万的货物,这批人也被人最早称作微商。第一代人的成功很快吸引了大量在校大学生和居家太太的注意,边读着书又可以赚点钱,甚至家里带着小孩还可以挣钱,对他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这批人彻底做大了微商,他们不仅在朋友圈引流,同时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官网,微商城,于是微商1.0版定义出现了,即从事基于微信平台的商家,简称微电商。
微商1.0时代
可以肯定的是,朋友圈营销只是微商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微商拓展业务的其中一个渠道而已,如果说微商日渐黄昏,那也只能说是微商1.0时代。每个时代都有混沌的过渡期,这也是优胜劣汰的不变定律。微商2.0定义及特征
经历了朋友圈微商被屏蔽,各种造假售假工具被曝光,各大分销平台崛起等现象后,微商开始逐渐回归理性,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达成“戒违规、戒伪劣、戒传销、不乱市、不囤货、不暴利、不刷屏、不杀熟”的商业伦理和共识。圈钱囤货的微商1.0,一去不复返了,微商2.0注重口碑营销,开始利用各种电商平台工具来进行推广。机遇就会接踵而来,而且越做越火,这种打破传统电商中心化的模式,以人为本,以强关系为基础,以产品服务为核心。
微商2.0时代
微商3.0定义及特征
微信的火热带来“微营销”时代的到来,很快一些品牌商发现web3.0时代的互联网完全可以跳脱出传播渠道,成其为一个很好的产品销售通路闭环,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人人皆可参与的“微商”时代。微商主要有三种形式:O2O、C2C、B2C,微商目前主要以B2C为主,口碑和品牌对商家来十分重要,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赢得用户的口碑,形成口碑分享,成为微信营销的重中之重。度过了前期粗放式发展,现在进入了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发展期。
微商已经进入3.0时代,1.0时代属于刷屏即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2.0时代,消费者会很慎重的选择微商产品,3.0时代,消费者只会认可有品牌认知度的产品。总结一下,三个时代区别为:
微商1.0时代:丛林时代。属于混乱期,早期刷屏、自吹自擂、各自为战。
微商2.0时代:“猫狗大战”时代。以阿里、京东为首的“猫狗大战”移动端大战,移动电商格局重新洗牌。
微商3.0时代:人人电商时代。以人为中心的人人电商,也是一个微商的时代。在电商3.0时代,用户更相信口碑而不是广告。房多多、美的10万合伙人计划等等,很多传统企业加入移动电商争夺,去中心化、去平台化!
移动互联网本身无法给微商提供“天猫”级进阶平台的,因为移动和PC完全是两个性质的商业环境,PC是一种平台概念,玩的是中心化,移动则是一种生态概念,玩的是去中心化,PC是坐商,移动是行商,PC讲求流量,移动讲求活跃粉丝,一个是冷数据,一个热关系。这种冷热鲜明、动静不同的商业环境,给微商带来了挑战,也从根本上把微商1.0和微商2.0做了革命性的区隔,至于微商3.0的特点,除了刚刚说的热关系单位,还有一些特性,比如产品即广告、存在即营销、口碑即品牌,本质还是做一对一的客户价值。
微商3.0时代
1,零售精细化。精细化营销是微商存在的价值核心。
2,产品体系化。相对于微商1.0和2.0散打式打法,微商3.0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美的、房多多、海尔等正规军的加入,体系化时代来临。
3,活动常规化。微商由于是信任经济,活动是增加客户粘性是一个重要法宝。
4,销售协作化。多平台的整体推进,集体作战时代来临。
微商,是分享型经济的体现。分享型经济,简而言之就是“使用而不占有”。从微商的角度理解,就是个体微商扮演着分享型经济体社区个体微商角色,在微信平台代理着产品,不断营销给社区消费者,带动整个商圈、生活圈等的发展,却仅仅是借助而不是占有微信这个平台。
微商是一个去平台化,去流量化,去品牌化的过程。去平台化就是商家不再依赖淘宝、天猫等大平台生存;去流量化就是将所有的社会化媒体聚合起来,一键分发商品;去品牌化就是随着“小而美”的产品越来越多,入口和场景变得越来越重要,消费者不再是专注于某一种品牌,购物就成了一种随时随地的喜好和兴趣。
二、传统企业转型移动电商中存在问题
传统企业目前存在问题:
生意难做,业务开拓艰难,成本不断增大,利润逐年减少!
员工难留,好的留不住,差的用不上,新的进不来!
资金难找,要扩张,要转型,没有资金,贷款难!
新事物难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媒体营销难,拎不清!
讲个小故事,我有三个朋友,八年前都在做POS机收银系统。一个在中山,一个在佛山一个在广州,都在当地做的很大。中山的A老板选择联网,开发移动版信息系统,四年前开发一个系统被用友以1000万元全资收购,一年前开发一个系统又被腾迅以3亿元收购;广州的B老板认为,光有POS机收银系统不行,还要开发IPAD点餐系统,开餐饮开始投资大但不一定做得起来,所以决定以租代买,三年租期免费使用,现在全国已做6000家餐饮店,正在进入上市辅导期;佛山的C老板现在只余几个员工在维护原来的单机版。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
死法一:信心不坚定,吓死
有一位生产机械设备的张总,尝试建了一微商团队,投放百度竞价,投入了小几十万后,效果不理想,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网络营销不靠谱,不适合他的行业和企业,从此谈“网”色变。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相当于二次创业,创业路上几乎没有一番风顺的,初期吃点苦头、摔点跟头很正常,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当然,这个苦不能白受,跟头不能盲目的摔,摔跟头是为了试错,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遇到困难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小心试错是非常不错的策略。别说没有互联网基因的传统企业,即使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尝试新项目时,也会先试错。建议:多听取专家建议,考虑好再出发。
死法二:步子迈太大,摔死
有一些老板转型时决心特别大、力度特别大、投入也特别大,想三级跳。有一个老板做化妆品,建了一微商团队,全国各种媒体打广告,标题就是“颠覆马云”,结果还没做到一年,资金链断裂,马云还不知道这家公司呢,他就玩完了。胆大不一定是好事,越是投入大,死的反而越快,比如被互联网界奉为经典反面教材的李宁,几年前全面转型互联网,结果败的很惨。
如果说传统企业是在湖里捞鱼,那向互联网转型就是要到海里捕鱼。虽然一些企业在传统领域已经非常成功,在湖里驾船的水平及捕鱼的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但是湖里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复制到海里。大手笔的投入,就意味着首先要造一条很大的海船,造船本身就是一项难度不小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板筹备一年多时间,网站都没上线、团队也没建好的原因。
统企业初次触网,步子不要迈的太大。建议:小投入、快行动、先试错、再调整。
死法三、缺乏顶层设计,找死
有的老板在经营上很舍得花钱,但在咨询问计上却不肯投入,有的老板在各种总裁班上听人一说,就自己卷起袖子,蛮干,瞎干,东一榔头西一棒,今天听说社群营销很好,就找一批员工建微信群,明天听说网红经济不错,赶紧投资模特去做网红代言,各种折腾,最后把企业折腾垮了,人心也散了。
现在是转型期,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从传统商业到电子商务再到移动电商将是发展的一个核心规律。在传统商业时代的思维核心是渠道为王,占有渠道即占有市场;在电子商务时代,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点击率和流量,点击决定业绩,流量决定销量;而在今天的移动电商时代,数据重构商业,体验改变未来。移动电商需要有移动互联网思维。思维方式不对,累死白费。建议找来专家论证,做好顶层设计再出发。
死法四、思维方式没变,病死
现在很多企业主都抱怨环境不景气,生意不好做。我认为环境等外在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内在因素,通俗的说,现在的企业生病了,而病的根本是在思想上。所以转型互联网首先要转思想,思想不变,早晚病死。送给大家一句话:“老思想加新模式解决不了新问题!”。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建一个网络平台,做做网络推广就叫转型、就是与时俱进,此乃大错特错。开个网店、建个网络平台根本不叫转型,因为企业的本质一点没变。很多企业在线下开个工厂或开个商铺,然后通过打广告拉业务、销售员跑业务。线下生意不好做了,跑到网上建个平台,通过网络广告拉业务、网络销售跑业务,想一想,本质变了吗?
很多企业把互联网当成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这是典型的老思想加新模式。很多人管互联网叫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什么叫革命?因为互联网这种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覆盖了许多行业,一些行业也随之被淘汰,所以叫革命。所以想真正转型,不是变渠道的问题,是变思想的问题。转型互联网就是闹革命,而首先是革自己的命。
死法五:方法太单一,拼死
经常有企业报怨,现在的网络营销太难做,竞争太激烈。实际上,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竞争远远没有到激烈的程度。那为什么很多企业却感觉竞争异常激烈呢?原因就是他们掌握的网络营销方法太少,都是在有限的渠道竞争。传统企业开展微商营销,大部分会刷朋友圈、社群营销,公众号发帖。网上只会竞价、SEO、发小广告(邮件、论坛、分类信息、B2B、新闻、QQ、微博、微信等等,到处发小广告),所以说不是网络营销竞价激烈,是现在的传统企业方法掌握的太少、渠道太单一。
死法六:体系不完善,坏死
大部分传统企业转型微商,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很多企业上来就是先建微店,然后推广实施。而在推广实施时,往往也是随大流:前几年微博火,纷纷研究微博;这两年微信火,纷纷上马微信。向互联网转型不是这么转型的,网络营销也不是这么做的,一个真正的微商3.0那是要从上至下,整体设计才行,从移动电商、入口、产品设计、运营推广,具体操作时,自上而下,循序渐进,要先选择方向、再考虑模式、然后选择策略、接下来战术计划,最后操作实施。而很多企业是先选择方法,一切以方法为核心,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很难有理想的投入产出比,最后以失败收场。
死法七:用人不合适,误死
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微商刚开始的时候,急需专业的人才,但既懂移动互联网又懂管理的少之又少。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基本上需要组建全新的互联网团队,但是很多传统企业,却不具备正确识别互联网人才的能力,经常是找到一些不靠谱的人甚至被不靠谱的人忽悠,最后被人误导至死。
死法八:团队搞不定,拖死
再好的计划,没有好的团队实施,也会被拖死。很多企业在转型路上,恰恰就是团队出了问题。经常有企业主和我说:“这些搞互联网的80后、90后太难管。”很多从业人员也明确表示不愿意进传统企业,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不是搞互联网的难管,问题是出在沟通上。在北大有个女老板讲了个例子,她公司来了个留学生,别的都好,就是这个男孩子却喜欢留长头发,特别女性化,让人感觉流里流气,女老板后来找个理由把他赶走了。后来这个小伙子在对面开了个一模一样的公司,做的比她的还大。女老板很后悔。
死法九:内部不统一,耗死
一些大型公司在转型互联网的路上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就是内耗。内耗耗死人。我曾协助某大公司进行互联网转型,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老总很重视,关注度很高,他希望转型成功。具体负责这事的是某事业部老总也很重视,但是他的想法是不能出事,要不然地位不保,在这个基础上再谈成绩,所以在具体规划布置、计划制订和预算批复上,都非常谨慎和保守。在转型的时候,先选了某分公司试点,具体负责执行和协调此事的是一位经理,这位经理倒是非常想干事,但是由于上级领导求稳,所以制约了他的积极性,而试点分公司貌似又没那么容易协调。试点分公司负责人态度上很积极,直接把这事甩给了分公司的总监,分公司的总监又甩给分公司的主管,到了主管这一级,很郁闷,因为他根本不想揽这事,但是又没办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个很小的工作,都要拖很久,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烫手的山芋,都不想负责任,所以你推我我推你,结果转型非常不顺利。
传统产业转型路径
微商生态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1,微信B2C电商,以京东、大众点评为代表,它们都是腾讯入股后,给了微信电商入口,属于微信官方支持的B2C电商;
2,微信C2C电商,典型的是朋友圈电商,不少个人卖家通过朋友圈售卖产品,少数个人的销售额很高,但微信朋友圈电商整体不被微信官方支持;
3,以微信公众账号嫁接电商,微信给了公众账号开设电商功能,成了微信电商的另外一种形式。微信公众号又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订阅号每天可以发一条信息,服务号每周可以发一条信息,一般将订阅号做企业微官网,实现企业引流。服务号有大量接口,可以有支付功能,可以做成微商城。
4,微店等(在线销售、推广、O2O、微信服务商),不少企业通过第三方嫁接微信做电商,这也是微信电商的重要一种。如微盟、口袋通等。
三、七步成就微电商
传统电子商务市场基本已被大型电商占据,只有一些细分市场如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生鲜电商及一些垂直电商市场还有机会。但微商3.0才刚刚开始,机会很多。如何操作呢?
1,做好整体战略规划,制定公司的O2O方案、制定公司的商业模式。做到线上线下统一,前台后台统一,平台仓库进销存统一,渠道人员统一。PC电商与移动电商相比,PC电商更重视点击与流量,点击决定业绩,流量决定销量,核心是重视搜索引流;而微商3.0——移动电商却是重视大数据分析,数据重构商业,体验改写未来。移动电商的核心是体验,即有人总结的传统电子商务是搜索+比较+购物模式;移动电子商务是口碑+推荐+O2O模式。
2,招聘培养公司的电商人才,规范公司价格、渠道、销售、促销相关政策。开发相应的移动CRM、分销系统、多平台统一系统等,为公司的电商化运营提供人才、制度、系统保证。
3,开发手机淘宝、手机天猫系统、开发公司的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公司的微官网、微商城,实现PC端、手机端、微信端的统一。做好手机淘宝(天猫);阿里在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举世公认,成熟度最高,流量最大。
4,开发手机的APP商城,打通APP与微信平台、淘宝平台、PC端等多个平台的关系,实现一点开发,多点引流。
5,系统分析后台积累公司的大数据资源,为公司的销售、管理提供数据决策支撑。
6,做好流量推广措施。进入各大手机电商的渠道,做好引流措施。例如移动电商导购频道;手机淘宝app首页的入口频道如“天天特价”;“淘宝值得买”频道:手机淘宝品牌特卖;手机淘宝的淘宝清仓频道;手机淘宝“淘宝试用”频道;手机京东的“掌上夜市”;手机一号店的“每日惠”;99无限银行移动商城;亚马逊的z秒杀;手机唯品会等,通过微博、微信、及各种线下渠道进行全面推广。
7,积累经验,寻找线上线下O2O平衡点。制定各种促销措施,分析检讨不断改进。
转型的注意事项:用户主导是核心、产品为王是基石、体验至上是关键、口碑传播定成败。
微信电商入驻七种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有七种方式去入驻微信电商,其中前三为为腾迅官方认可入口。
1,微信官方(包括微购物、微信小店O2O,微商户等),通过官方渠道入驻,安全有保障,但要自己操作相对复杂一些。
2,京东微店(京东入口、京东微店、拍拍等),腾讯投资京东后,京东获得了微信的入口,可以通过京东参与微信电商,京东微店提供开店功能。由于拍拍网也能对接微信,所以也可入驻拍拍。
3,第三方服务商(微盟、口袋通),目前第三方服务商里面,微盟和口袋通做得较大,传统企业可以通过它们提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迅速入驻微信电商。
4,企业微信公众号二次开发形成的微信商城,微官网。
5,第三方微信服务商,口袋通,微盟等提供的服务。
6,应用微店APP,口袋购物等。
7,朋友圈电商,微分销系统等。
微商借力模式
在开始做微商时不要想一蹴而就。学会借助大型平台,先行壮大自己。而在电子商务时代,国内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迅都开发出来完整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借助BAT 进行移动互联网化改造是中小企业移动电商化起步最好的选择。
腾讯定义了名为“微信智慧生活”的全行业解决方案,欲将“公众帐号 + 微信支付”的搭配扩展到更多传统行业。阿里巴巴则上线了“支付宝钱包开放平台”,同样是通过“扫码 + 服务窗”的组合向线下商户提供“水电煤式”的服务设施。百度也引入“搜索 + 直达号”模式,扶持传统产业转型、并以它们为“代理人”打响战争。
支付宝服务窗是支付宝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提供的,直接触达用户的服务平台,入驻商户可以通过此平台对用户进行信息推送、交易场景打通和会员服务管理。支付宝服务窗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线上消费已经形成了消费者们一种习惯,尤其是宅男宅女们最爱。所以越来越多的微商家们都入驻了支付宝服务窗,向消费者们宣传自己的产品及服务。到底支付宝服务窗营销有什么功能与作用呢?支付宝服务窗将主要围绕发现用户、理解用户、服务用户和价值变现等四大基础功能,实现C2B式移动电商。
支付宝服务窗与微信公众号方案区别
从产品基因、内容传播方式、交易转化率、运营方式等维度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发现仍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1,基因、基数不同。显而易见,微信是社交基因,支付宝是交易基因。
2,内容传播方式。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度明显强于支付宝服务窗。在微信公众号,用户收到一条推送的信息可以直接分享到朋友圈,然后产生病毒式传播。
3,交易转化率。支付宝服务窗内的交易转化率明显更高。这一点也很好理解:能下载支付宝钱包的用户基本上都绑定了银行卡且有网络支付习惯,而微信则差一大截,虽然用户量后来居上,秒杀支付宝钱包,但成交率并不高。
4,运营主体。这一点仅有微小区别。服务号和服务窗的运营主体都是企业级用户。不过,在去年8月份,支付宝服务窗发布公告,取消了邀请码限制,允许个体实名用户开通服务窗。但从其目前的运营来看,企业级用户还是主流。
5,推送限制。微信服务号每个月可群发4条消息,而服务窗的推送内容规则更为复杂:每周(周一-周日)可以向所有用户群组发送1条广播,还可以向分组用户发送5条广播。
6,电商和支付体系。在微信服务号,只有经过认证才能开通微信支付,而支付宝服务窗则基本上都能开通支付宝支付。与此相对应的是,微信服务号体系内,商户通常需要自建一个微商城或者通过第三方开发者建立微商城,而支付宝服务窗的商户通常直接嫁接其淘宝或者天猫店即可,无需另用系统。
7,第三方开发者生态。虽然服务窗和服务号都面向所有开发者开放,允许其进行自由开发,但二者生态内的开发者还是有明显不同。支付宝服务窗的开发者更多的价值体现在O2O、线下商户层面,纯线上商户的系统开发上没有太多发挥空间——因为线上商城可以直接链接到淘宝、天猫。而微信服务号的开发者在线上、线下都有较大发挥空间,近年已经相继涌出微盟、有赞、点点客等一大批开发者。
APP模式自建微商系统
与传统的营销模式不同,App营销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接触顾客、吸引顾客、黏住顾客,到发起促销、完成销售,整个营销过程都可以只在App这个小小的端口内发生。这使得无数传统企业投入人力和资金去自建App。
企业App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模板化App、定制化App以及模块化组合App。模板化的App给企业提供的真正价值不多,其特点是产品简单、开发速度快、收费便宜,但是对企业来说并没有市场竞争优势。深度定制模式开发App,能够完全根据企业的需求整套定制,但开发周期长,开发和维护成本极高,企业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模板化模式。模块化组合开发模式处于模板化和定制化的中间状态。其特点是把常见的功能和企业共性化的需求拆散为功能模块,用模块功能的组合来满足企业需求,这跟当前中国企业App实际需求相吻合。所以在三种开发模式上,模块化组合开发App对国内中小企业的实用性更强。
企业要开发App,首先必须有一个专业的具有丰富App开发经验的团队。这个团队可以由企业自己搭建,也可以外包给专业App开发公司。App做好之后,更重要的是推广。在几十万款App中,如果不做推广就上架,后果可想而知,肯定是石沉大海。App推广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刷榜、论坛、微博推广、口碑传播、App推荐媒体、限时免费媒体、CPC广告平台、短信、预装等。其中,刷榜“花钱最少、见效最快”,故而“性价比最高”。
厂家自建APP销售端,比起厂家与平台型电商的合作,显然前者在主导权方面更具优势,定价与推广均由厂家自己来掌控。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做法与网络端向移动互联过渡的趋势相吻合。
转型建议:
1,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很多机会来敲门的时候都是伪装成问题而来,不要怕,试错。淘汰你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你不接受移动互联网思维。
2,转型不一定,但一定要升级。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永远都不会错。
3,平台要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开发6网融合平台,欢迎参看书目《微商3.0移动电商实战》,里面有免费的平台申请。
4,淘宝的红利期在2014年结束了,而微商红利期刚刚打开,无须投资门店,无须请很多工人。消费即代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相关阅读
姑婆那些事儿推广服务 点击 :http://www.gupowang.com/news/4585.html
大家都爱搜:互联网资讯类类有话说App推广运营经验线下推广活动推荐微信营销姑婆专题姑婆圈ASO校园推广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园运营团队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