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都抓不住,哪来的商业模式?
来源|创业者孙凌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化之下,市面上的App早已过百万之数,可悲的是99.99%的App我们连名字都没听过,在笔者看来只要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虽最终实现的商业价值难以预测出来到底又多大,但至少不致于一败涂地;可如果连用户的需求都抓不住,谈商业模式就有些扯淡了。
需求分析 大多时候,人们去做一款产品的原因是现有产品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比如饿了么早期解决“吃”的问题用电话订餐的方式,后来网站订餐,现在用App下单,最终还是通过不同的产品载体来解决此需求。另外很多产品虽不具备功能,但能够让用户在此上消磨时间,这也算解决了打发时间的需求,而身边却有诸多产品压根无法解决用户的任何需求。所以当我们去做一款产品时,或者去做一个项目时,需要思考到底解决了何种需求,需求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意想的。如果我当初大学的时候,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开了家咖啡厅,这个需求确实存在,可是太小,相比二三十块一杯的咖啡,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去喝几块钱一杯的奶茶,当然后来转型除了咖啡店以外,做成聚会交友的场所就好了很多。灵感有时真的是突然冒出的一个念头,但关于这个需求是否真实的存在,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市场、用户分析,要勇于跳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如同微信如日中天之时,严重同质化的“来往”岂能有一丝活路? 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获取的关键在于判断目标人群在哪,另外就是核心功能需要明确,并且不断的去验证。如同微信的第一批用户是通过QQ和电话通讯录导入好友。一般产品的早期运营不要面向全用户运营,适当的缩写范围,更有利于产品的迭代和功能修正。而关于推广之前聊过太多,除了日常的推广方法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强运营法:事件法、地推法、传染法、马甲法。而这几种方法围绕的主题都是相同的,尽可能的去增加用户的留存。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种子用户的时候,笔者建议不要给予用户激励,无论是促销,或者补贴形势。应当在验证用户留存率和好评很高的时候,再开始使用激励方法,持续运营,以沉淀用户。可最难以做到的就是在不经过种子期用户的培养,就通过强运营手段,刺激用户的快速爆发发展,留存率成为最大的诟病因素。 社群策略 围绕产品搭建社群,换种说法就是用户的集中运营,社群的搭建不论是增强对用户需求的分析还是对种子用户的培养都至关重要。一般做法都是先将用户导入微信群或QQ群以及产品上带有的IM 群聊工具(如同校导App新增加的轻社团功能),然后针对性进行运营。通过持续性的运营,可以通过社群获取到各种关于产品改进方面的建议,另外特别是社区类的产品在早起非常适合使用社群策略,虽然种子用户的人数不多,但可以持续性的为社区输出内容,并且内容较为优质。 运营与产品 在互联网圈里,关于产品和运营从不同角度,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没有一个烂产品可以运营成功”,还有的说“就算产品是坨翔运营都得让用户吃下去”,这些说法真的都过于极端。前不久还看到这样的段子: 一个产品在运营人员眼里 假如数据特别好,用户上来了:卧槽,看我们运营多NB啊…… 假如数据特别烂,用户没上来:卧槽,产品做的太SB了,你看用户都不爱用…… 而同一个产品在产品经理眼里 假如数据特别好,用户上来了:看劳资产品多NB,有了好产品,猪来运营都能做好…… 假如数据特别烂,用户没上来:妈蛋,运营一天到晚干什么吃的,看别人的产品比我们烂多了,数据都能哗哗往上涨…… 其实,最有效的用户运营是向产品动刀,产品的走向和关于用户需求的把握,应该是产品与运营两方人员共同思考的问题,如果吐槽产品烂或者运营SB,只能说缺乏团队协调性,用户的需求点为整个产品的根本,需要多方一起来抓! 姑婆那些事儿ios快速审核服务 点击 :http://www.gupowang.com/zhuanti/3128.html 大家都爱搜:互联网资讯类类有话说App推广运营经验线下推广活动推荐微信营销姑婆专题姑婆圈ASO校园推广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园运营团队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谢谢!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