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海报引发的狂欢—在线旅游企业的PR太寂寞
(作者 婷哥)互联网从来都是一锅粥,能不能沸腾起来不看温度,看谁先动勺子搅一下。28日淘宝旅行召开发布会,并宣布正式更名为“去啊”
互联网从来都是一锅粥,能不能沸腾起来不看温度,看谁先动勺子搅一下。28日淘宝旅行召开发布会,并宣布正式更名为“去啊”
名字毫无新意,还脱离了土豪老爸的“动物园”,不过毕竟是亲生,消息甫一出,各家OTA就坐不住了,尤其是在发布会上被“点名”的 “去哪儿”: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乎——
从婷哥的角度来看,这款海报睿智有逼格,是深思熟虑,完全是出于“哎呀,调戏老子是吧?老子分分钟弄死你”心态的回应。
后面数家OTA持续跟进,不过在海报风格上不乏粗制滥造,是毫无创意的刷存在感行为。提一下途牛的海报,摒弃了卡通风格,破天荒使用了文艺小清新的视角,恍若蚂蜂窝或者穷游网,虽然文案上直白粗暴,和画面形成了极大地反差,不过其实压倒多数,意思是不管你们怎么说,就我牛逼,呵呵。
我期待的蚂蜂窝和穷游网果不其然没有参与到这场狂欢中,咳咳,你们俩知道自己为啥一直没有好的盈利思路了么?富二代才能高冷,穷逼不要瞎端着——何况人家富二代都不高冷了……
当然,撇开海报本身不谈,我想从PR角度来聊一下,一个行业竞争对手的动作,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多OTA的关注和反馈?
1. 在线旅游企业的PR太寂寞,大家一起玩儿不是挺好。众所周知,PR的主要工作就是客户面前装孙子、活动策划执行累成孙子,企业PR稍微好一些,但是OTA行业所提供的旅游服务由于时间和空间跨度广,是极其容易引发投诉,这一阶段是跟PR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当升级投诉至媒体甚至重大企业负面的时候,PR不得不竭尽所能在上沟通协调好其中的各种关系,对企业品牌的影响降至最低,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相比较装孙子和累成孙子,行业突然有了这么一件欢乐的事情,一张图配两三句文案,简直跟吃黄瓜一样嘎嘣脆,玩这种事情我们最在行了。
2.大家都去凑热闹,我不能没有存在感。如果说去哪儿是因为在去啊发布会的那张海报PPT里嗅到隐隐的嘲讽而感到不爽愤而还击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诸位就是为了凑热闹,严格来说,这个不关你们的事情。
——啊咧,你懂不懂PR啊?我们这叫借势营销!
其实,说白了,淘宝旅行改名这件事,除了业内比较关注之外,一时间很少能够到达消费者层面,也就是说,这个事件本身并没有成为一个“势”,所以不具备借势营销的最基础条件,所以说,算了吧,你好好想想做这个事情的出发点是不是因为老板觉得人家都做了,我们要和他们一样,我们是和他们一个级别的,或者你觉得好玩儿,我也要玩儿。
基本上参与进来的都是基于以上两点,反正大家都是一个圈子,你控股我家,我投资你家,你是我的供应商,我给你提供点儿产品,你喷我,我喷你。大家一起搞一场表演也挺好,反正不会有消费者看了海报就真的选这家不选那家了,旅游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价格才是关键因素,这是最初的返佣金大战到如今的1元旅游出现的“群众基础”。
说远了,那么一个成熟的PR是不是应该参与到这场狂欢中?
去哪儿海报的传播会使用自己的渠道,占用渠道资源,但是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呢?是:现在不仅有我去哪儿,还有去啊也是做旅游的。所以他的渠道用户会意识到去啊是和去哪儿一样,我有空得去看看。所以,1.在这个传播金字塔顶端的去啊反而是在这场狂欢中最受益的,越往下效果越差;2.越往下,每个OTA的传播在自己的渠道里内耗越大,也就是传播的闭环,实际上意义不大(我觉得这是很多推广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3.类似于最早的电商大战,虽然京东、苏宁等,在价格战中有一定 的损耗,但是联袂主演的“闹剧”去引发了行业、媒体以及全民的关注,引发了家电线下零售向线上零售消费习惯的转变。因此从整体来看,这场海报大战也可以看做有同样的效力(当然没有那么大而深远的意义)。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本文由姑婆那些事儿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并附带本文链接,违者必究。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