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有璨,为周伯通招聘(http://www.jobtong.com)运营合伙人。 免费产品经理+产品运营学习社区:三节课(http://www.sanjieke.com)发起人。
“运营”本身就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对这个词的解读可能会千差万别,不同的公司和团队对于运营职能进行划分的方式也会千奇百怪。我觉得这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你只要找到一种你认为可以帮助你把问题和业务流程梳理清楚的解读方式就OK。
关于如何看待和理解运营,我个人分享以下3点。
首先,一个业务的三要素是产品、用户和运营,运营所起到的作用是让前两者间的关系能够形成和更加融洽,甚至能够将三者完全揉捏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高级运营才能做到的事了);
其次,考虑运营的职能划分时,可能会偏重于用户视角来考虑,也可能会偏重产品视角来考虑。
如果以用户为中心视角来进行运营职能划分,则运营要干的事无非就是建立、维护和促进用户与产品间的关系,说成人话,也就是拉新、留存和促活。这个锤兄已经说了不少,我前阵也写过一篇简短小文:运营到底是做什么的? 可供参考,不再过多赘述。
如果以产品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和进行运营职能划分,运营要关注的事情可能又会变成了我的产品有哪些东西可看、有哪些东西可以让用户使用以及产品的用户群体应该从哪来、到哪去、如何驻留下来玩得更High更爽更持久等等,也即:内容运营、产品功能运营和用户运营。
这个视角和上面提到的拉新、留存、促活会有很多有交叉和相关联的地方,但会是两种不太一样的角度,更多时候运营同学们考虑某个具体问题时,可能还需要经常在二者间进行切换。
最后,如果再说大一点,“运营”也可有大运营和小运营之分。
小运营可能是刘锤兄提到的“产品、技术、运营”中的那个“运营”,而大运营,则是基于企业和业务的整体运转流程来考虑问题的。在这个大的视角下,“产品”和“技术”也都只是大运营中的一环而已, 比如COO更多考虑的事情就应该是怎样找到整个业务流程中当前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于关键环节的流程再造、优化又或者是资源重新分配来带动整体业务流程的更加顺畅和自然。
当然,这需要对于产品架构、用户和业务流程均具备深度理解,此处不表。
我从个人理解的两种角度来说下初级选手和高级选手的区别。
一是“能做到的事”,二是“与产品和用户间的关系”。
0段选手即纯小白,只能干一些纯粹的执行,比如资料信息的录入填充和搬运、论坛灌水、做活动时帮做点维护执行类事务之类。
0段选手们对于“运营”两个字,是非常模糊和充满疑惑的。
1段运营选手已经可以自己Hold住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的执行,且已经可以在某一类型的具体工种上可以做得还不错。
比如可以策划出一个让大家玩得HIGH的活动,比如写很多能被广为传播的段子,比如做好数据分析和项目管理,等等。1段选手,已经可以是一个比较合格的运营了,虽然他们仍然不太能讲清楚到底什么是“运营”。
2段选手开始可以以结构化、流程化和整体化的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运营”这件事。
可以HOLD住更大的局面,比如说,无论拉新、留存还是促活中的任何一个,他都可以自己搞定了。
同时,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思维,至少跟产品童鞋们一起分析个需求和讨论解决方案时已经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至少不至于让PM们不断鄙视和瞧不起。
最后,一部分2段选手在此时已经开始可以显现出某些个人特有的天赋,比如有人善于抓数据,有人善于和用户打成一片,有人则具备强大的驱动力可以充分整合资源为自己所用。
3段选手则开始能够把整个运营流程串联起来,比如,他已经可以把“拉新、留存和促活”看做是一件事,而不再是三件独立的事。
同时,三段选手一定已经需要对于自己的用户、产品和业务流程有深度理解,最起码,你的用户有哪几种典型角色、他们最典型的需求和痛苦是什么、这些用户角色间彼此的关联和区分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你要能够信口捻来烂熟于心。同时,你也起码要能够讲得清楚你们产品的逻辑结构,以及整个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有哪些。
再说“运营与产品和用户间的关系”,在这个视角下,不同团队、不同产品线中的运营扮演的角色则可能是不同的,典型常见的是:运营受产品驱动,需要按照既定的产品规划和设计思路去向用户进行普及、推广和告知。
但无论如何,我认为运营童鞋的最高追求之一一定是:运营带动着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实现产品、用户和运营的水乳交融。
因而,另一个判断运营选手段位的维度,或许就可以评估下他(她)在这件事上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件事的极致,或许是小米的“米粉”。
这里要补充说一句,我觉得运营是唯一一个有可能推动整个业务流程完全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改造和转变的职能,例如小米要玩好“参与感”这件事,其起点必须在运营端。原因很简单,只有运营,才是离用户最近,跟用户互动最频繁,也是最有可能可以影响到用户们的人。
这也是我所说的,“因为往往会是与用户离得最近的人,因此运营具备了无限的可能性。”
我就不从什么技能了之类的来说这个问题了,那些刘锤兄和其他人基本已经提到了不少,我再聊下去意义也不大。
我来换个角度讲个故事,这个故事,上周我刚给一个在某方面有些天赋的小姑娘讲过——
有人学弹钢琴,其方式是要么是从全部琴键的功能、指法、曲谱等知识学起,有人则是追求某些技巧,比如“一小时让你学会弹一首曲子”之类。
这两种学习方式的问题都很显著,第一种完全以知识体系和架构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距离“实践”太过遥远,且相对无趣。而后者,最大的问题则是:技巧,是一种可能会让人上瘾的东西。当我第一次花了1小时学会了弹奏一首曲子时,你很难让我再花上几个礼拜去深度学习和了解那些琴键的组合、曲谱等等。
但还有一种人,他们学习弹琴的方式会很特别。
这种人学习弹琴,可能会先从少数三五个琴键开始,他们会先充分体会和感受这三五个琴键放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有哪些变化,其中的哪些部分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特别的打动力……等等。
等到对于这三五个琴键的了解足够之后,他们会再去给自己的钢琴世界里加入另外几个琴键的组合,这时候,奇妙的事情会发生,他们在此时会很容易就发现老的琴键组合和新加入的琴键之间的某些特别的关联,甚至是,他会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自己对于“学琴”这件事的很多特别的感觉,有了这些感觉,他会逐步可以做到只是凭借直觉去演奏一首曲子,而不再是凭借自己的记忆和技巧。
他们的学琴世界将会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且这一过程对他们会变得无比自然。
而最终,在这最后一种人的钢琴世界里,他们将能够找到无数个类似的组合并将其呈现出来,演奏出优美动人的曲子。
故事讲完了,我想说的是,其实运营跟学琴一样,都是一门由无数基础动作组合而成的复杂技能。
因而,一个运营的成长路径,最好能够先把那些基础动作能够充分掌握,并烂熟于心。
到了一定程度,哪怕你作为一个运营推进的项目再NB,你会发现真正在项目进程中发挥着巨大影响的,还是那些最基础的小动作,譬如——
怎样讲好一个打动人心故事;
怎样良好的跟用户之间互动,并建立起信任感;
怎样写好一些可以直接引发用户行动的文案;
怎样去分析和思考一个问题;
怎样做好内部沟通,并推动项目按照预期进行;
……
如果这些基础的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次分享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