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内社区究竟能够影响多少APP的用户留存率?在3月29日的友盟开放日深圳站中,友盟微社区产品负责人陆义元给出一个答案:通过有效的社区运营能够将次日留存提升最少5%,最高达到4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App内搭建社区?以女性健康管理类App大姨吗为例,作为一款工具类App,用户停留时间短、使用频率低,从而导致用户留存率不高成为这类App的共同特点,但从大姨吗公布的数据显示,大姨吗在2014年8月的月活跃用户已达3000万。
如何做到让低频类App拥有高频的使用率?
大姨吗的破冰之路选择了搭建应用内社区。工具本身可能不具备强话题性,那么用户群之间是否有强沟通需求?来看大姨吗App入口,作为核心功能的日历被放在菜单栏第二位,而内置社区“姐妹说”却设置在菜单栏最明显的位置。由此可见,社区是突破App原有工具属性的一个关键变量,让App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首先要用话题垂直细分内容。话题在社区中既能够让内容归类,也能标识用户兴趣,换句话说,话题既是社区的分类板块,也是用户标签,更是精细化运营的基础。
以友盟微社区的demo为例。微社区中建立了几个相关话题:微社区、需求建议、问题反馈等。如果运营发现有用户发表的内容带有#问题反馈#以及#iOS SDK#,那么基本可以确认这个用户是友盟的iOS开发者,后续关于iOS SDK版本更新的信息就可以直接提醒这个开用户。
社区内,用户参与形式十分多样化,一般有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参加活动等形式。
即便一个社区内,不同的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社交需求也是有差异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社交功能来满足。譬如当有用户发表了一些表达心情的内容,这时候其他用户可能喜欢点赞或是评论。但是对于一些能够触发公众共鸣的内容,比如柴静的《穹顶之下》,这个时候转发的形式更加符合用户的场景。
在社区里面,要尽可能的提高用户之间建立连接的速度,为了让社区中具有紧急社交行为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建议开发者在设置微社区的时候开启消息推送。
社交关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熟人社交,如果你的朋友在一个社区里,那么你很有可能也会来这个社区;第二层,物理距离较近的陌生人,比如在隔壁办公的两个人,他们可能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第三层,物理距离较远但精神距离较近的陌生人,比如有共同的爱好。社交关系越近,用户的活跃度越强。对于社交关系的推进,可以熟人、物理距离、心理距离这三个层次逐一推进。
开发者也可以利用已有关系链推荐好友。如果你的社区手中是定位于学生群体,那么可以利用用户的人人网关系链去推荐好友;如果你的用户注册系统是基于手机号码,就可以利用用户的通讯录来推荐好友。
入口越显眼,用户进入社区的成本就越低,相对来说基数就越大,用户在社区的活跃度才可能会更高。特别是对于新用户来说,明显的入口才能更轻易地取得他们的关注,进而沉淀到社区里。
社区的目标是能够把拥有共同兴趣的人全部沉淀到社区里。用户的关系链和兴趣链在社区内,他才会关注对应的人以及感兴趣的话题,逐渐养成关注的习惯。这样用户就在社区中沉淀下来,以便进一步地提升 App 的留存率。
对于内测中的微社区,陆义元为到场开发者做了功能演示,作为一款开源的 SDK,它可以直接集成并支持任意定制,没有 App 的开发者也可以一键生成独立的 App。同时,友盟微社区兼容自有账号系统和第三方社交平台账号系统,能够实现帐号无缝迁移。使用自有账号系统的 App ,只需要通过 API 接口把需要的用户属性信息导入到微社区系统即可。申请友盟微社区请点击“阅读原文”。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想看更多干货?扫扫下面的二维码吧?
{{favCount}}
个人收藏
次分享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