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是怎么改出来的,文章修改的三个原则
也许你该早点来,
在还没有掉进坑的时候...
▼
很多人的文章,句子里充满各种磕磕绊绊,读者经常得自己砍出一条路才行。
其实学习写作就像学习摄影,都是在做减法。最后胜利的不是写作,一定是修改。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在写完文章之后,不知道怎么修改。
这篇文章就从词语、句子和段落三个层面谈一下怎么修改文章。
词语
写作的秘诀就是剔除每一句话中的杂物,保留最洁净的部分。
句子中的杂物就是一些常用的赘语,会让句子读起来很累。什么是赘语呢,下面举个例子。
“我的一个私人朋友”,“他的个人感受”,或者“她的私人医生”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去除的典型代表。
用“私人朋友”来区分“生意朋友”,结果让语言和友谊都贬值了。医生就是医生,朋友就是朋友。其余皆是赘语。
▍虚词
虚词就是没什么实际含义的词。着得了是那就。读者在读文章的时候,对这些虚词通常都是一扫而过。既然读者不看,作者也没有必要写。
和菜头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一对父女在北京街头卖早餐的故事,通篇文章没有一个“的”,读起来很是顺畅。罗胖留言说和菜头终于发现了汉语写作中的一个秘密。
▍副词
很多副词与动词意思重复,并不需要。比如“有人紧紧地咬牙”,咬牙本来就是紧紧的,没必要再加个副词。
再比如“完全让人目瞪口呆”,目瞪口呆就是指完全彻底的震惊,我还真没法想象还有人会部分目瞪口呆。
▍形容词
多数形容词是不需要的,像副词一样,它们四处喷洒在句子中。很多作者使用起来都是无意识的,像“庄严的宫殿”、“活泼的小猫”、“老练的侦探”等等。
契诃夫有一句话在文学界广为流传:
如果小说第一幕出现了一把挂在墙上的枪,那第二幕或者第三幕就一定得开枪。
只有当一个形容词对读者的理解很重要时,才有必要使用。
句子
句子很大程度决定了一篇文章的韵律。
国外有一位大师叫Gary Provost,被誉为“The writer's writer”。他写过一个“This sentence has five words”的段子相当流行,知乎用户@韦跃翻译成了中文。下面来感受一下。
这句话有七个字。这儿多了七个字。七字句子没问题。但放一起就很平。现在感受一下吧。作者开始无聊了。絮絮叨叨说不停。如同唱片机卡碟。想要丰富的声音。
听好。我改了改句子的长度,创造出乐音。乐音。词句在歌唱。它们带着一种欢脱的节奏,明快、和谐。我用短句。然后我在用中等长度的句子。接着,再确认读者有足够精力的时候,我要用大篇幅的长句抓住他的心,一段高潮迭起的长句,迸发出的能量热力四射,像敲锣打鼓一样侧耳倾听,这个太重要了。
所以说,要将短、中、长句结合起来写作。创作出一种能够让读者感觉到悦耳的声音。不要光顾着埋头写字。写出乐音吧。
如果笔头文字像口中说话一样流畅,就真了不得。眼睛如果判断不出文字高下,就让嘴帮忙。
另外,一句话包含一个想法,读者每次只能处理一个想法。很多作者的问题就是让一句话做了太多的事。所以不要怕将一个长句拆成两个甚至三个短句。
段落
写作具有视觉性----它首先抓住的是眼球,然后才有机会抓住大脑。
节奏的基本单位是“段落”,一个段落讲完一个意思。太长的段落,会让读者读上几公里长,毫无喘息的机会。一般来说一段文字的长度,在电脑上最好不超过3行半。
所以要保持段落简短。
短段落的四周留有空白,看起来会更有吸引力。而那种冗长的段落只会打击读者的兴趣,甚至连开头都不愿意读。
但也不要失控,连续的短段落与一个大长段落同样讨人厌。
经常看到一篇文章连续一大堆侏儒段落。这样会切断自然的思路,反倒让读者阅读起来更加困难。读者是以一个段落为一个思考单位,而不是句子。每一段都有自身内容和结构上的完整性。
学会如何组织一篇长文的段落就像学会如何写出一个清晰、悦人的句子一样重要。
总结
本文从词语、句子、段落三个角度讲了如何去修改自己的文章:
-
词语上要删掉赘语,包括一些不必要的虚词、副词、形容词
-
句子上要将短、中、长句结合起来写作
-
段落上要控制段落的长度,长短错落
作者:
坤龙,90后新媒体老司机!文化公司创始人,在行人气行家,先后参与运营50个公众号,2017:为你详解100个大号的运营套路和运营大坑!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