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平均27岁升任经理」?你拖后腿了吗
L先生说:
今天换换形式,跟大家聊聊天
也让诸位放松一下
别把「阅读推送」看得太过严肃
如果你在生活、工作上有什么困惑或心得
又或是有什么想说的话
欢迎在评论区一块聊聊
一
最近看到一个有点耸人听闻的话题:
领英发布报告:职场人平均升任经理(Manager)的年龄是27岁,你拖后腿了吗?
看到这个话题,我咯噔了一下,赶紧反省了一下自己:还好,没拖后腿。
但这个平均27岁……如果是说货真价实「带团队」的经理,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我记得就在一年前,大家讨论的还是「30岁还没当上管理层,要紧吗」,一下子就缩水了三岁?
好奇翻了下,这倒确实是领英官方发的报告。原文是这样:
领英数据发现,27至35岁期间是职场人发生人生转折的高峰期,其中,职场人升任manager/经理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这一数据是对领英中国超过4400万注册用户的晋升时间进行统计,并对各职级晋升年龄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的。统计样本覆盖18个核心行业,超过150个细分领域。
从这个原文里面,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能发现:这项数据的来源,是「对领英中国超过4400万注册用户的晋升时间进行统计」。那么,问题就很清晰了: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职场人」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里面,有多少人会用领英呢?只有很少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是不是无偏的呢?不是,他们必然会更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互联网、高学历、外企这些关键词。
这一部分领英用户里面,有多少用户会更愿意主动填写信息呢?当然是履历还算光鲜的用户,也就是晋升比较快的那批人。
接下去,这部分填写信息的人里面,有人会刻意把自己的晋升时间往后延吗?肯定不可能。要么如实填写,要么适当「润饰」,但无论如何润饰,一定是倾向于写得更早的。
也就是说,这个报告的数据看似很庞大,4400万人,但实际上,经过层层的筛选,它相当于从中筛出了最顶尖的那一小拨。
这就是经典的「选择观察效应」—— 我们选择一项样本的过程本身,就隐含着大量的筛选条件。因此,我们选出来的样本,是无法代表总体的。
所以,如果你过了27岁,还没当上管理层,不要着急,更大的可能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你刚好在一个晋升比较慢的行业而已。
二
很多自媒体喜欢用这种模式,不断给你展示它们筛选出来的极端个例,来激发你的压力和紧迫感 —— 也就是俗称的「贩卖焦虑」。
比如:
-
比你年轻的人,都已经年薪百万了;
-
95后都已经财务自由了,85后的你颤抖了吗;
-
27岁的她,已经在杭州买了三套房;
……
这种做法有没有用?确实有。但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种短视的反向激励,只会把你的目光,集中在挣钱、升迁、买房,乃至财务自由……这些「手段」之上,让你错把它们当成「目的」。
一旦你把生活的目的寄托在钱、车、房子这些东西上面,你就会活得非常累。哪怕达到了,随之而来的也只是空虚 —— 因为你没有目标了。
生活的目的,只能是生活本身。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 我想通过挣钱、买房、财务自由,实现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方向必须是你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外界灌输给你的。
比如:
如果我财务自由了,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写喜欢的小说了;
我想再买一套大房子,把父母接过来住,过过大城市的生活;
我希望积攒到足够的资本,创立一家公司,去改变一个行业;
……
甚至哪怕就是「我想财务自由,这样就可以不上班,天天在家里打游戏,把所有游戏都玩一遍」也行 —— 只不过我觉得,真的这样做了,你可能又会感到很无聊。
这才是一种长期的、正确的、有效的正向激励。
Business Openers 咨询公司把这种模式,称为「What - by - How」模式。其实,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一样的。
不妨试一试,现在就写下你的「What - by - How」目标:
你想通过什么,实现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也许,明天上班,你会有不一样的心态。
三
回到领英报告的话题。
在知乎的相关话题下面,我看到不少讨论,也包括许多反驳。怎么反驳的呢?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简直胡扯。我自己/我身边/我朋友/我见到的人……
比如:
按这种说法,博士都不用活了,因为博士毕业起码都27岁了。
我在传统制造业,身边哪怕是一个小组长,就没有30岁以下的。
……
这是一种最直观的下意识反应。但很可惜,也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反驳。
它犯了什么错误呢?沟通金字塔的第四级,简单立论。
如果连领英4400万用户的报告都不靠谱,你又如何能够认为,你自己/你身边/你朋友/你见到的人,这么小的样本,能推翻对方的结论?
不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这么说话,当然可以,但是,这只能是「发表意见」,不是论证,也不是反驳,它本身并没有说服力。
更好的反驳方式是什么呢?有两种。
第一,是拿出更靠谱的数据,来论证原数据不可靠。
比如:某某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职场薪酬调查」显示,职场人平均薪酬涨幅最大的阶段,是29-30岁。显然这跟原报告的结论有所出入。(这是我随手虚构的例子)
第二,是从原报告的前提和推论过程出发,去论证它的不合理之处 —— 也就是我在前文做的事情。
前者就是归纳法,后者就是演绎法,它们共同构成了沟通金字塔的第六级「针对性反驳」。
之所以说这个,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尽量科学、有效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当你要反驳一个观点时,不妨想一想,为什么?对方的论述过程有没有任何漏洞?我有没有更有力的证据能够驳斥对方?
而不是任由下意识的直觉去宣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日常讲话又不是写论文,没有必要过分讲究。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模式,其实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一点一滴之中,慢慢塑造和固化的。
要去规训和重塑你的直觉,再把它内化,成为你的本能。
这才是认知升级的方式。
四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们可以从什么渠道去获取数据呢?
其实主要就这么几个渠道:
宏观经济、政策、社会相关的,看国家统计局。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敢说比统计局更权威。
企业和其他组织发布的数据,通常会发布在自己的官网。这里推荐一个聚合平台 useit 知识库 , 可以查阅到国内外许多组织的报告,省了一个个手动去找的麻烦。而且是免费的。
另一个渠道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对数据的解读,可以帮你省下很多功夫。
有一个取巧的方式,是去看国内论文的文献综述。一方面,只要你有知网账号就能下,很方便;另一方面,通过文献综述,你可以大致了解国外哪些学者做过哪些相关的研究,再顺藤摸瓜,去找他们的原文来钻研。
这是一个让自己的知识库时刻保持更新的方法。
另一个方式,当然就是看通俗的期刊及其官网。像自然科学方面的 Scientific American,商业方面的《哈佛商业评论》……它们往往是对学术期刊的阐释和解读,会更接地气,也更有实践价值。
五
说到信息渠道,顺便聊聊读书。
之前发了第三季度的书单,很多读者在问:
-
这些书在哪里能买到?
-
L先生一般是看电子书还是实体书?
-
主要用什么设备看书?
诸如此类。
在这里统一回答一下:如果一本书有电子版和实体版,我一定会首选电子版。因为很方便。不仅仅是方便携带,也方便检索信息。
但我不太建议用手机看,因为进入视野的信息太少,很容易把你的思维局限在某一个局部。同样,Kindle 我用得很少,因为翻页太慢,屏幕也略嫌小了些,更适合沉浸式和消遣式的阅读。
我自己常用的设备,是平板和电脑,同时用印象笔记做笔记。
怎么看呢?很简单,比如在亚马逊买的电子书,在电脑上下一个 Kindle PC 端,再发送过去,就可以在电脑上打开了。平板也是。
当然,很多书没有电子版,那就只能买实体书。一般就是到京东和亚马逊买。我列出来的所有书目,都可以买到。
其实,现在在国内做出版行业,无论是图书策划,还是出版社,基本都是真的热爱这个行业。因为随便做哪一行,都比出版挣钱。
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多支持一下出版行业。毕竟,买书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式了。
还有读者问:每月买三四十本书,是怎么保证能读完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许多次了。读书不一定非要「读完」,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
———— / END / ————
编辑:善小艺
作者:L先生说
我们是姑婆那些事儿,专注于APP推广和运营干货分享,添加小艺微信(ID:gpxms008)
与各界新媒体人一同成长。
本文已获得原创转载权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