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我月薪为0,一无所有,27岁,我放弃年薪百万,成功创业”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5年前

作者:kikis

​来源:馒头商学院

编辑:善小倩

 

“小米准备上市,前1000号员工或财富自由”,这则消息在昨天一经报道,网上立即有各种文章开始瞎写,“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虽然我们真的很讨厌这类贩卖焦虑的文章,但是反过来想,除了运气、天赋、努力这类人们常说的因素之外,那些走在我们前面的同龄人,究竟还有哪些不同?

 

前段时间,我们遇到一位馒头早期学员瑞瑞,在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积极主动和勇往直前。

 

她18岁去美国留学,毕业时遇到美国经济大萧条,因为专业冷门,她也差点因为找不到工作,卷铺盖回国,然而毕业三年后,她却拿着百万年薪从亚马逊出来,在27岁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今天我们想分享她找工作到初入职场的经历,希望她的思维方式,能给到更多人启发。

 

 

 

 目标导向 

 别人焦虑,我专注解决问题 

 

学生时代的瑞瑞,和很多人一样,搞不清楚自己将来到底要做什么,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甚至连专业也是跟风选的建筑设计。

 

面对那些超过她的同龄人,她没有太多时间焦虑。22岁时的她,只专注一件事情,那就是找到工作,留在美国。

 

“在美国,要拿到H1B工作签证,你就必须说服公司拿出额外的6万人民币为你支付签证费用。并且,这份签证并不是出钱就能办,出钱之前还必须经过近乎一半淘汰率的抽签。”

 

 

因此,在找工作这件事上,瑞瑞一直马不停蹄。

 

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之所以觉得就业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招聘求职信息不对称,以及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导致的。

 

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瑞瑞,从大二就开始改简历、跑招聘会、积极咨询导师和学长学姐,她像个海绵一样,吸收周围任何人提供的求职信息。

 

收集信息并不能直接帮助她找工作,却可以让她在面临就业时,更加清晰的了解就业市场环境和自身定位,从而更加从容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样的准备下,她搜集了这些“情报”:

 

1、美国正在经历十年经济大萧条,就业形势并不明朗

2、自己选择的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很冷门

3、实习经历丰富可以让冷门专业也具有竞争力

 

有了这些信息,她的做法是,先想办法实习,如果不行,那就考研换一份更加好找工作的专业。

 

明确的目的,让她更加坚定果断。

 

很快,在大三的时候,她就在LV旗下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对口的实习。在实习没有帮助她在美国找工作后,她迅速决定转专业考研,把目标定在自己更喜欢,人才需求量更大的市场营销专业,最终成功进入亚马逊工作。

 

 

 

 珍惜身边稀有的人脉资源 

 

对于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小白来说,人脉是很稀有的资源。想要认识一两个大公司的前辈,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大家艳羡的内推,几乎成了少部分爱混圈子的同学的特权。

 

瑞瑞是怎么做的呢?她在没找工作的时候,就用了linkedin,把上面几乎所有的学长学姐都加了个遍,并且平时还会和他们互动,混个脸熟。

 

最后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她给100个学长学姐发了邮件请他们介绍工作,内推自己。

 

其中有30个人回复了她,同意和她线下见面聊天,然后这30个人中,有10个人推荐她,最终她拿到4个面试机会。其中不乏CK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

 

 

她的第一份实习更加神奇。

 

在偶然的情况下,她知道一个校友的父亲是LV旗下DFS店的全球CEO,于是她就大着胆子给CEO写了一封自荐信,告诉他“我是您儿子的校友,我非常想来贵公司工作,并且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我都可以去,还请您给我一次机会。”

 

结果没想到,这个CEO不仅回复了她,还抄送了全球HR高管,最终她去到了香港门店,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实习。

 

和其他大学生相比,瑞瑞是胆子大的,为了找到工作,她并没有考虑别人的看法,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创造人脉,链接人脉。

 

 

 

 初入职场,迅速摆脱学生心态 

 尽早证明自己价值 

 

虽然瑞瑞通过linkedin拿到了4个offer,但是却因为签证问题,她都一一放弃了。

 

从本科折腾到研究生毕业,最后还是即将面临失业,瑞瑞很低落,此时的她,已经从学校搬到了纽约,因为没有钱买家具,她租住的公寓里,连张床都没有。

 

她就在房间里仅有的一张床垫上整整躺了3天,她不想找工作了,甚至动了回国的念头。

 

 

这个时候,仍然是她在学生时代累积的校友资源“救”了她。

 

在一次和学姐吃饭的聚会中,学姐告诉她,可以试试去投投无薪实习的工作,不仅可以延长留在美国的时间,说不准就可以因为实习期间的优秀表现顺利转正。

 

因为是无薪实习,瑞瑞很快就进入了一家英国广告公司的美国分部,从0开始当起了实习生。

 

“当时我的工作,就是国内的新媒体小编,每天更新公司的Facebook和Twitter。”实习生签证只有3个月,她知道,如果只做小编,她是没有办法转正的。

 

时间紧迫,她去公司第一天,就去观察自己会的技能可以为公司提供什么价值,而不是像其他实习生一样,等着上面分配任务,等着别人来教。

 

结果被她发现,公司正在跟联合利华谈一个大单子,方案虽然过了,对方却需要消费数据做支撑。而消费数据一直是由英国同事做,中间隔了整整一个大西洋和近12个小时的时差。

 

“当时时间紧迫,CEO急的团团转。作为一个小实习生,我没有把自己当作旁观者,而是主动开始想起了解决办法。”

 

她发挥起学生时代的数据分析特长,花了一个通宵跑数据整理图表,做了10多页报告,结果在她实习的第二天,老板就叫上她,拿上这份报告去到了联合利华总部,和对方的副总级老板对话。

 

“当时我就是一个实习生,什么都不懂,只能一边听大佬说话,一边尬笑着附和”,那次经历后,老板就对她刮目相看,肯定了她的价值

 

| 瑞瑞在这家实习公司(右三)

 

抓住公司痛点的瑞瑞,在实习的第一个月,就积极和各位广告销售搞好关系弄明白他们的数据需求,帮助公司完成了销售额的任务。拿着这个成果,她去向老板申请转正,成为当时那家公司最早转正的实习生,顺利拿下工作签证。

 

为什么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初入职场时会有那么多的不适应。实际上就是我们持续了近20年的学生思维,要了我们的命。

 

 

所谓学生思维,就是被动式的填充学习。总是等着别人下指令,等着别人教自己怎么做。却不明白,职场就是商场,你得到多少工资,就是公司认可你多少价值。

 

我们总是在问公司要成长培养,却忘了如何自我成长。瑞瑞的不同,就是她不考虑回报,不自我设限,积极主动的为公司创造了价值,最后达到了她想得到的目标。

 

 

 要做自己的No.1,不要做前辈的No.2 

 

很多职场新人在进公司的时候,最怕的不是老板,而是怕错

 

所以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主动做事情,不敢主动解决问题,最后很难出成绩,通不过试用期,惨遭淘汰。

 

瑞瑞也经历过这个阶段。那是在她工作的第三年,她已经从职场小白进阶为亚马逊的增长经理。然而进入亚马逊这样的国际500强,瑞瑞还是感到有些吃力。

 

 

“在亚马逊大家都很忙,并且大家都很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没有建树,不能给别人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很多好的项目大家都不愿意跟你上。”

 

这是瑞瑞在亚马逊感到的最大的压力,作为增长经理,她必须去和很多部门的同事沟通协调。

 

“我刚去亚马逊的时候,就觉得跟别人天差地别,然后知识也没有他们多,但是很多事还是需要我做决定,该我拍板的时候还是要拍板,但我拍完之后又会遇到的其他同事的挑战。”

 

瑞瑞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跟着部门里唯一的中国人同事学,前辈怎么做,她就怎么做,起码不会错。

 

怕错,是很多职场新人迈不开的坎。然而做了一个月之后,她就被领导找到谈话。

 

“当时领导跟我说,我们找你来,不是让你做同事第二的,你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专家,同事们需要你,自然会跟你关系越来越好。我当时听了这句话真的是醍醐灌顶,也觉得松了一个口气没那么累。”

 

经理一句话点醒了瑞瑞,她开始专注在自己的特长上,把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运用到各种增长项目里,潜心研究亚马逊的各种营销工具。

 

有了一技之长和明确的自我认知,瑞瑞不再是同事第二,找准了自己在亚马逊的路,最后成功拿到亚马逊每年百万分红的股票,在27岁这年辞职创业,有了自己的团队职图(careertu),专做留学生的职前教育。

 

| 瑞瑞登顶挪威恶魔之舌,感慨道“职场和登山一样,也是做减法”,找到你的专长,最容易登顶。

 

这就是瑞瑞的职场故事。她也曾经历过一波三折的找工作之痛,却靠着品牌思维,成功定位自己,链接各方资源,创造价值,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她已经成为亚马逊的第一个瑞瑞,你什么时候成为第一个你?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