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那么多干货却没进步?因为你不懂便签读书法!
【作者】善小倩
【来源】姑婆那些事儿
【编辑】善小倩
一.RIA现场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R——阅读原书拆页
I——拆书家讲解引导
A——学习者拆为己用
二.学习者的不同境界
痛点——“知识消化不良症”
应试教育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事实上:
思路升级>塞资料
独创的“主意”>过去成功的经验
解决问题第一步——质问的能力
“谁说的”
追问和探究问题的本质,细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什么方法能排除假设,进行验证。
1.高级学习者——“治病”
(1)先判断学习的目标/读书的类型
知识类学习——老师
兴趣类阅读——导游
致用类读书——医生
(2)分辨良医,对症下药
不对书负责,只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
(3)主动/有效学习,联系经验,设想应用,应用后复盘
“锻炼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
独立思考——将推理应用于个人生活“知识必须联系实践”
怎么提问:
1.用“如何”来取代“为什么”:“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2.在标准层面向对方提问:问对方面对这类事务时考虑的因素。
2.学习促进者——“救人”
积极主动引导他人,通过教会别人而深刻掌握某个知识
如何回答提问:
给出正确答案(上网搜索并找出答案)→促进正确思考(跟一位智者交流)
扼杀问题的最大凶手——正确的答案
4个方法提高别人的学习能力:
把自己的知识→案例,激活对方的经验,促进对方思考,催促对方应用
(1)称赞: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
(2)让他尝试回答:“你认为是为什么呢”
(3)启发他寻找答案:我们一起把它搞明白
1.挑战发散性思维,问出更多问题
2.和他讨论,联系他过去的经验,规划如何应用新知识,塑造思考模式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尽力消化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你主动创造的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高度的个人相关性”)
只有你理解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答案”
帮助学习者把大而化之的常识落实到自己身上。
“试用期”的意义:工作看的是人的能力,只有能力(而非知识)能为一家公司创造价值
三.拆书帮便签读书法
1.前提——确认知识本身正确,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正确。
(1)能挑一本好书
(2)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想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给他们一种工具→让他们通过实用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模式。
明确目标:提升学习力
2.拆解原则:“反求诸己”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身上找方法,在自己身上加要求。
3.基本原则
(1)对阅读保留独立看法,学以致用。
(2)思路清晰。
(3)简单工具(便签/笔)
4.工具
(1)3种不同颜色的额便签纸,掌心大小
图1:重述知识
图2:相关经验
图3:日后的应用
(2)多色便签
(3)一支笔
5.操作步骤
(1)致用类书籍,技能应用于生活。
(2)核心观点,有用的细读。
(3)I便签:简要重述相关信息,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原书好懂,可加下划线/边划线)
A1便签:问问嫩自己有没有/听到/看到相关的经历
A2便签:规划今后如何应用,考虑应用的目标,写下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清晰/精练)
内容控制在一张便签之内
(4)指示标签:有便签的页面贴上标签,以示提醒。(设定标签实用规则,如:黄色——内容有价值,绿色——尽快行动,橙色——需要再次加工……)
(5)看完书把便签贴在墙上。
6.标准
1.诠释:用自己的语言。2.准确。3.清晰。4.致用。
7.常见误区
(1)I便签——附会旧知。
方法:辨析二者(旧知/新知)的区别。
标准
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2)A1便签——泛泛而谈
方法:具体经验(“十几分钟”不可忽略)
(3)A2便签——决心泛滥,感慨万千
8.应用知识的标准:
目标(SMART法则),行动,关联,可控。
S明确的 M可衡量的 A可实现的 R结果导向T明确的截止期限
四.便签的微信训练法
在每天本来在做的事情上稍加要求。朋友圈转发前加上重述(前因后果/适用边界/经验/应用和行为)
如何辨别应聘者的学习能力
老师/销售/管理在乎自己影响力,自己认可的好东西会主动传播,努力说服别人也试试。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