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兰兰事件:如何在信息中寻找真相?
【作者】狂傲学神
【来源】新生大学
【编辑】善小倩
一篇名为《寻找汤兰兰:少女称遭亲友性侵,11人入狱多年其人“失联”》的文章让这起10年前的案件重回大众视野并引发热议。
2008年,14岁女孩汤兰兰(化名)报案称其“多次遭到十余名亲属和村民强奸,涉案人员包括其父亲、爷爷等直系亲属,也有老师、乡邻和村干部。2010年10月,包括其父母在内的11人获刑,罪涉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其父母还被判强迫卖淫罪。
如果不是《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报道,这起案件或许根本不会被人记起,而这次站在舆论中心的不仅是汤兰兰案件本身,更是媒体。
其中,备受争议的不仅是媒体在质疑这起案件的真实性,同时在报道中曝光了汤兰兰的个人信息,随后,报道的作者遭到网友谩骂和人肉搜索,几家媒体也遭受到了强烈的信任危机。
其实,汤兰兰案件,本就是一件极其复杂的案件,其涉及到法律、人性、道德等众多方面。就如很多评论所言,天平的一端是《狩猎》,另一端是《素媛》,无论哪个是真的,都是悲剧。
和很多热门的事件一样,汤兰兰事件引发了舆论的撕裂,而这次站在风口浪尖的不是自媒体,而是主流媒体。这是个看似信息十分充足的时代,人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从而会让我们认为自己很了解外面的世界。
但是,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所言:“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的确,大多数获得信息的方式是通过媒体,但是媒体所给予人们的信息真的是那样真实可信的吗?
在去年的江歌案中,自媒体就曾被人们质疑为带节奏、煽动情绪,而这一次主流媒体同样展现出了明显的漏洞。暂且不去讨论媒体质疑汤兰兰案的合法性,毕竟作为媒体确实有责任去质疑,但是,这种质疑必须要建立在客观和中立的基础上。
而在汤兰兰事件的文章中,媒体显现出了明显的偏向性,比如文中所写“以还原真相的名义,别让汤兰兰失联了”等。
同时,记者虽然对汤兰兰母亲进行了采访,并将之作为一手素材加以运用,但一篇客观的新闻报道不能只呈现一方的观点,而是应将双方的观点客观地展现出来,而不是先有观点,然后再将符合猜想的采访作为论据呈现出来。
对于媒体的种种举动,其实并不难理解。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它们都是需要生存的,所以自然会用各种方式来获取流量、热度以及所谓的“10万+”。
而且完全独立和客观的媒体也是不存在的,每家媒体都会有其设定的立场。那么,作为读者,面对如此纷乱的信息,人们应该如何选择?是否意味着我们根本没有选择,要么被媒体所控制,要么像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游客般不知所措?
其实,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它需要的是人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好像已经没有边界,你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信息。
但是,随着网络化程度的细化,你会发现你获取信息的渠道却好像在变得狭窄,尤其是类似于《今日头条》这类资讯媒体的出现,它们会揣摩你的趣味,将符合你的观点和兴趣的信息放到你的面前。
这样看起来好像更加高效和便利,但是它的一个弊端是你所看到的都是你所认同的观点。而媒体为了巩固读者,自然也会强化某些观点,这就是为何类似于咪蒙这类有极端言论的自媒体依旧能够获得高关注度的原因,他们就是要保持这种风格来取悦读者。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提出的。“信息茧房”是以“我的日报”的形式呈现的: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信息的剧增,人们可随意选择关注的话题,依据自己的喜好量身打造一份“我的日报”。
伴随着“信息茧房”,还有类似“小团队思维”、“信息极化”诸如此类的名词。大致意思类似:在一个封闭的信息环境里,团队成员互相强化已有的观点。
这也是为何在公共事件中的讨论越来越两极分化,汤兰兰事件也是如此,而且以一种更为讽刺的形式展现出来,媒体想要将人们往“冤案”的方向引导,但最后让人们站队的却是对媒体的态度,甚至出现了人肉搜索记者的现象。
如果你看了一篇大骂媒体的文章,你就不自觉地会去看更多此类型的文章,看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强化观点的过程,反之亦然。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如果你相信“人应该每天要喝八杯水”,你就会发现很多能够证明这种观点的科学依据。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再花些时间搜索,你同样会发现也有很多科学依据也同样可以证明 “人应该每天要喝八杯水”只是个谬论,这些都是相当微妙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思维漏洞。
人们需要正视媒体的弊端,但并非意味着媒体是完全不可信的。这其中有个前提,那就是任何人都会受到其个人经验和立场的限制,即便再客观的记者也无法避免。
而且,评论类文章本身侧重的就是观点的表达,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作为读者,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边界,跳出舒适圈。当一件事件发生之后,先不要做判断,而是找不同角度的信息,然后再将之拼凑在一起。
同时,人们所需要的不是一次次的观点强化,而是对于这个观点的分析和推论。因为得出一个观点是简单的,但更有意义的是你为何会得出这个观点。
就像很多人会评价某些作者“三观正”,而仅有这点是不够的,甚至很可能会沦为“政治正确”的奴隶,值得人们去关注的反而是那个论证“为什么”的过程,这才是可以思维的地方。
互联网时代,媒体是作为人们的眼睛而存在的,它让我们无限蔓延,好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人们得以掌握全世界。
当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展现在你眼前的时候,或许更需要的是个人的判断力,想要不被信息所限制住,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易地对任何事情下结论。否则,过多的信息对你而言只是一笔笔昂贵的智商税。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