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还要不要继续做新媒体?
【来源】运营拍档
【编辑】善小倩
90后新媒体人不是秃了,就是垮了,要不然就“凉凉”了,一面嚷着推广困难,吸粉昂贵,一面还舍不得离开这片“温柔乡”。
2018年要不要继续做新媒体?看清现状,才知道是走是留。
本文将会对2018年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内容、流量、运营者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新媒体行业趋势预测报告
经过4年时间的野蛮生长,新媒体将逐步告别草根时代。传统媒体的人才基本“回流”完毕,并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媒体嗅觉,成为最有争夺力的新媒体人。随着“高精尖”媒体人的涌入,真正的好内容霸屏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多。
随着新媒体数量增多,内容过载带来劣质信息泛滥和真相的缺失,这让超过半数的用户对新媒体内容质量感到担忧。而此类状况的出现,就使得未来具有导向性、专业性、媒介素养的新媒体更具发展空间。
对文章内容质量持续提高要求将会是用户方面最大的改变。随着信息调控的加剧,各社会阶层的媒介素养都在提升,信息消费能力也在提升,不同阶层对信息的获取也会出现差异化发展。
又因文化圈层划分日渐清晰(如二次元文化群体会彼此靠近),媒体分众市场逐渐形成,审美、品味成为各个阶层相当看重的一点,文化资本的作用日益突出。
各层级用户在舆论消费中希望获得自我的身份认同,消除阶层焦虑感,并希望在舆论消费中看到其社会价值。
新媒体想要圈拢更多用户群体,想要制造刷屏、爆款文章,就要学会在舆情处理和信息传播中将情绪诱导作为痛点,因为朋友圈中的情绪主导式传播会越来越凸显,可以参考今年的“中年油腻”、“佛系90后”等文章的流行。
尽管如此,却仍要注意言论影响。今年腾讯对部分头部大号(咪蒙、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的封号事件应该只是开始,未来新媒体平台对内容的监管会更加严格。大号们虽然有一定的引导舆论的能力,同时其自身也可能面临巨大风险,要谨言慎行。
新媒体内容的层次代际日益明显,青春媒体的属性开始凸显。极简化、个性化、移动化、娱乐化、快速迭代化、超级账号兼容化成为趋势。
内容从图文向音视频转化的趋势越发明显,从垂直领域来看,媒体和社交网络信息流中,视频比例会持续增长、消费时长也会持续增加。受众越来越追求感官化和碎片化阅读。
2017年有超过2/3的用户关注的自媒体账号数量不再增加,其中1/4还有所下降。350万活跃的新媒体账号,瓜分着越来愈饱和的流量。
据腾讯统计,只有1.8%的公众号粉丝超过百万,还有76.1%的公众号粉丝数小于1万。这些1万粉丝以下的腰部账号,正在加速逃离,四散到更易获取流量的平台。
用户喜新厌旧的速度比想象要快。很多今年还风生水起的账号,可能明年阅读量就会遭遇腰斩,正如“Papi酱”被“办公室小野”取代一样,新生账号的复制再生能力越来越强,2018年同类型账号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
内容本身的沉浮。除了流行的情感、鸡汤、职场类的内容,由于内容生产者的爆发,信息的爆炸,深度独家的内容的获取难度越来越大,未来,深度和全面的内容必定回归。从前“流量—口碑”这一天平逐渐倾斜向口碑。
通过各类平台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Top100的自媒体中,大众生活类自媒体(幽默、文化、情感…...)占比过半,细分领域自媒体开始释放潜力,长尾优势展现。
依靠单纯某个人难以维持内容生产。所以,未来新媒体要么走平台化,要么矩阵化。一些规模更大、更资深的新媒体集团将会出现,抱团取暖将会来临。于此同时,互联网资本关系角逐趋热,媒体与资本联姻将越来越密切。
2018年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各个媒体平台竞争日趋激烈。今日头条的三赛道策略、腾讯广告联盟的赋能与生态、UC的海外流量拓展、百度PC到移动的流量平衡策略、新华社“30亿” 级系列互动产品打造,以及新浪、网易、一点资讯等资讯类客户端对内容的侵占,将使互联网流量走向分散。
对新媒体市场教育的周期将越来越短,一套新的玩法之前可能会适用一年,现在可能被压缩到几个月。像今年最火的社群裂变,其本质是一套活码+群机器人的系统。衰变的速度比想象的要快。
纯营销号越来越难做,一方面是流量的获取越来越昂贵,另一方面各平台对这类账号的排斥也会增强,纯依靠流量的公众号会逐渐减少至消失。新媒体要从“砸钱到流量“的时代过渡为“砸钱到渠道”。
对腾讯而言,小程序是个好生态,但现在比较好运营的是线下。未来有可能会成为另一大流量入口,“看一看”和 “搜一搜”,虽然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地步,从带流量效果看确实一般。
新媒体开启了从ID、IP到Platform的转型,魅力人格成为新媒体时代最关键的传播节点(个人IP)。受众被细分后,会基于兴趣发生分化与重组,形成一个个高粘度、高聚合力的社群组织。具备成为“IP”或者具备社群运营能力的新媒体人会从新媒体社区模式转向社群生态。
用户逐渐沉淀,对内容的要求增加,因此运营人必须要提高自身能力,不再以完成简单重复性工作为主要目的,能够输出深度内容和观点内容的人,是未来最“值钱”的人才。
新媒体人的职业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在市场、公关、运营各部门中流转。新媒体越来越像某种渠道,而非一个独立的部门。数据和产品,这两种能力是新媒体人的新方向。
懂数据分析,去驱动公众号进一步改良;懂产品,不仅懂得怎么去传播,还会直接参与产品设计。
2018年,新媒体将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得而知。但不管是一线生机,还是新的焦虑,我们通过学习和探索,积极寻求改变,就会发现,未来已来。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