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报“兴趣专列”,文案讲了些走心小故事。
【作者】文案人于极
【来源】文案人于极
【编辑】善小艺
都市地铁已经成为,
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的重要宣传渠道。
网易、京东、钉钉等企业,
都推出过刷屏的地铁广告。
这一次,
天天快报,以兴趣阅读为核心,
提出了“每个兴趣都伟大”的口号。
利用北京地铁10号线,
打造了一趟兴趣专列。
天天快报与天&空机构合作,
并邀请“新世相”发起万人故事征集。
其中包括六神磊磊、同道大叔等知名博主。
最后在上万个关于“兴趣”的故事中,
挑选了44个,
打造了这趟兴趣专列。
▼
小时候老师让罚站:“天天读金庸,以后能养活自己么!”二十年后聚会上,老师笑指我:“就你能。”
——六神磊磊读金庸,24岁,作家。
从小就喜欢写东西,长大后如愿做了媒体人,后来又成为自媒体人。刚辞职的时候,身边的人都纳闷,那玩意能养家糊口嘛?四年后的现在,我的收入已经秒杀当年质疑我的人......
——财经九卦陈,32岁,自媒体人。
有人只看到了星座的表面,说没意义。于是我用了两年时间,告诉大家以星座为兴趣,看到自己,也让更多人看到你,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同道大叔 ,年龄保密,星座情感博主。
读书那会,上课用手机看比赛,被老师发现了,教育到:“看球能考大学吗?篮球能当饭吃吗?”,现在我想跟我的老师说一句:“能!”。
——懂球妹,年龄保密,职业看球人。
抄过一整本王力宏的歌词,还写满了“我爱你”。妈妈以为我早恋,当即没收。结果是我哭着离家出走,而爸妈疯找我一夜。
——@开开,22岁,大三学生。
那一年高考,语文考试提前30分钟交卷,倒不是写得多顺利,就是为了赶紧回家看科比大大的总决赛…
——@刘建超 31岁 职业评论员
那年逃课去网吧看斯诺克比赛,结果翻墙时不小心划破裤子,不仅被校长抓正着,竟然还被心仪女生看到了糗样。
——@老王,39岁,营销总监
追《绝命毒师》,对制毒充满好奇。把洗衣粉、油、盐、醋混在一起,又怕毒性太厉害,到底没敢给人喝,死人咋办。
——@大壮,31岁,销售主管
初中酷爱摄影,为买个像样的单反攒了一年的零用钱,甚至偷偷把家里的花瓶给卖了。万万没想到…那花瓶…藏着老爸的私房钱…
——@Ram,29岁,金融分析师。
小时候被妈妈禁止看漫画,只能眼巴巴问同学借。自从认识了书店老板的儿子,就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帮他写作业换漫画看!
——@暴暴酱,19岁,大一学生。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水浒传》,为了集齐那108张水浒卡,吃了整整一年的干脆面。
——@梓涵,25岁,小学语文老师。
初中爱上了莫奈,为了去上海看莫奈的作品展,用仅有的零花钱买了站票,硬生生在火车上苦站22个小时。
——@小峰纸,25岁,剪辑师
哥年轻时痴迷《灌篮高手》,也想成为像流川枫一样的男人。那个夏天跑去三十多个学校挨个踢馆,然后登上了各校黑名单。
——@小成,31岁,运营经理。
刚有漫展的时候,辛辛苦苦搜集了许多手办,被串门儿的熊孩子全弄坏了。当时气得大病一场,妈妈说我在梦里还哭得特伤心。
——@冬熊,30岁,警察
2017年大概是互联网企业,
在地铁上做广告最多的一年。
除了网易云音乐引发了大规模刷屏之外,
其他企业的地铁广告,
虽然没有那么热烈的反响,
但也都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在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昂,
用户对于互联网广告,
越来越没有耐心的时候,
地铁作为都市主流人群,
首选交通工具之一,
并且由于地铁里的独特环境,
非常容易使精准用户,
深度阅读广告内容。
所以后面应该,
还会有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