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好好的企业/公司,做哪门子的公众号啊?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作者】庞亮

【来源】新媒体大学

【编辑】善小布

 

“不是我鄙视谁,而是大家做的企业公众号,都是垃圾,包括我自己的。”

这是一个做企业公众号学员和我聊天时吐的槽。

两三年前的新媒体给他的感觉是:傻子都能在这里吸粉赚钱。

两三年后的今天,这个感觉大有改变:现在做企业号的都是傻子。

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以各种注定失败的姿势进入新媒体开始微信推广运营

 

  • 可能是招聘一两个大学毕业生,让他们以写出10W+为目标

  • 可能是每个月花着两三千的运营费用,让代运营公司一年帮他们涨个10W粉

  • 可能是从别人那挖了个运营,转身成为新媒体负责人,负责新媒体战略,公司估值+1个亿

     

更可怕的是,两三年前就这样做,两三年之后还是这样做。

新媒体是个变化速度极快的行业,多数的技巧都会每半年更新一轮,风口则每年在变,运营运作方式也随之改变。

现在如果想做这件事,你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你适合做公众号吗?

 

 

 

你适合做公众号吗?

我曾经话很长时间琢磨一个问题:为啥老板一定要请小编写内容呢?

最后发现是因为写内容便宜,干别的都要花钱。

在他们认知里,开个号写东西,就算是在做新媒体了

 

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的小编只能在吐槽老板中碌碌无为。

公司做新媒体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自己能付出多少。

有资金吗?

专做新媒体的团队每年可是往里面投入上百万啊。

 

有人力吗?

专做新媒体的团队可是配备了有主编有小编数人的精英团队啊。

 

有决心吗?

专做新媒体的团队老板可是亲自下到一线在做公众号的。

 

新媒体,说到底是媒体,做的是传播、曝光的事情。

反观大部分的企业,擅长的是生产或者提供服务,即便有品牌部门推广部门,专业程度能超过广告公司或者新媒体公司的也是凤毛菱角。

没有决心去做一件不擅长的事情,这失败的结果简直是命中注定

幸运的是,有些人没有陷入到了要写内容要做号的泥潭里面,而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卖东西的策略

产品包装好,剩下的让公众号自由发挥

 

近两年是内容电商爆发最犀利的一段时间,猫王收音机就是其中现象级的代表。

2016年底,猫王全系产品创下上亿销售额,同比增长700%,如今猫王每月可创数百万元利润,预计2017年销售额将突破3亿元。

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完全就是行业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可你打开他的公众号看看,阅读数都是在1000上下徘徊。

像他们这种操作,就是典型的“做新媒体不做号”,而且不止他一家这么干,还有别人。

 

由“过气艺人”林依轮创建的辣酱——饭爷。去年5月11日上线,2小时售出3万瓶,上线两个月依靠直播、短视频、公众号销售额过千万。

饭爷的三个公众号最高阅读也才2000多,最低的...几十吧。

 

 

他们都用了一种扬长避短的策略:

潜心挖掘产品的传播点,放弃不擅长的内容部分,根据合作方来调整推广文案,深耕新媒体合作与投放。

在不同的公众号里,你会发现猫王收音机的推广文案会有不同的变化,或是讲品牌故事,或是介绍产品的极致卖点,都根据所投放的公众号调整过。

主打“男朋友为女朋友研发卫生巾”的轻生活也是用这种投放策略做到ROI 1:6 。

投一块钱收六块钱的广告渠道,哪个老板不愿意投啊。

 

 

 

 

做品牌的策略

把更多话语权交由粉丝的主人

 

以前做品牌追求的是传播量,现在做新媒体还要再加一个纬度:好感度。

这个好感度不一定是真正的“喜欢”或者“不喜欢”,而是内容与粉丝之间的契合得好不好

具体到公众号上,就是你的内容,到底适不适合这个公众号的粉丝进来阅读和传播

若按照以前的投放方法,很难让甲方提供一个契合所有公众号的稿件。

 

以百雀羚和局部气候调查组的经典合作来分析,这无疑是上半年印象最深刻广告案例。

 

 

如果百雀羚非常强势地要求发某个稿件,会出现什么情况?

 

  • 首先,肯定不是局部气候调查组那个长图片形式的,百雀羚不擅长。

  • 其次,号是局部气候调查组的,百雀羚肯定不如他们自己熟悉,内容上切入不到位。

     

所幸百雀羚此次合作是相当开放的,和局部气候调查组之间的合作也比较自由,才充分发挥了公众号原本的威力,迅速传播。

同样是硬广,有些公众号的读者非常喜欢,天天等着号主换着不同的花样在卖广告;而有些公众号的粉丝则非常抵抗。

这两者的差异就在公众号自身的属性里。

 

把握好品牌传播的核心诉求,充分融入公众号里面,放下身段和公众号一起玩,才有机会达到品牌、公众号、粉丝的“三赢”。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新策略带来的一系列新调整

这种“做新媒体不做公众号”的玩法是一种妥协。

既然不擅长做媒体,又没有资金去组建整个新媒体布局,那花钱请人写一些鸡肋的推文,其实是浪费。

不仅浪费了人工成本,还浪费了成长时间。

不如把精力多放在包装产品上面,直接切入做投放,真刀真枪地参与到新媒体大盘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方面也需要注意:

 

  • 人才的选择上,渠道推广人才比内容小编重要,而产品包装策划推广人才又比渠道人才重要。

  • 尽量,甚至必须放弃对文案的绝对控制,你要投哪个公众号就提供素材让他们自己来写,他们比你更懂自己的粉丝。

  • 但凡是投放,都是需要试错的,即便你请了非常牛逼的投放人员来也一样。划出一部分的试错资金和时间非常重要。

  • 推广的成功,有运气成分,不要因为一个成功案例而忽略了正常的传播水平。绝大多数的巨大成功,都不可复制。

     

以前常听圈子里的人说,做新媒体很便宜,性价比很高。

所以很多老板听多了,也就带着这个印象来做新媒体了。

而事实是,做新媒体的性价比的确不错但投入一点都不小,特别是人才和时间,消耗量巨大。

人和时间,从来都不便宜啊。

以上。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