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的内容平台打响信息流战役,谁将是最后的赢家?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作者 | 善小花

【编辑 | 蒸糕】

 

这两年,基本被业内评价为内容的黄金年代。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大佬级人物,以及像今日头条这种专门以内容起家的互联网新贵,今年开始都在内容领域积极寻求新的突破。

 

2016年底,今日头条宣布将投入10亿元进入短视频领域;

阿里大鱼号野心勃勃,试图构建一艘内容分发的航空生态母舰;

腾讯大刀阔斧调整OMG,同样意在整合内容分发生态;

另外如百家号、头条号、一点资讯等重量级的内容平台都在不断的求新突围。

 

 

由此,我们看到,基本上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进行着内容创业或者是内容变现。内容,成为了互联网下半场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何去判断一家内容平台的实力

 

那么问题来了,在内容平台如此多的情况下,如何去判断一家内容平台的实力呢?

 

前段时间,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UC技术总经理刘旸在公开场合分享了关于如何判断一家内容平台实力的5个因素。我听了他的分享,再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观察,总结如下:

 

第一,看内容平台的内容供给是不是丰富的,质量是不是高的,维度是不是多的,数量是不是多的。这里所说的质量高并不是说财经类的深度的文章才是质量高的,而是那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

 

第二,要看平台的数据能力。做内容分发和做大数据一样,从基础和本质来说,都是看平台对数据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数据的把控能力。同样,数据用得好不好,数据是不是丰富,也是影响产品和生态基本功的关键因素。

 

第三,是看平台的算法和机器的能力。一般来说,当平台有了数据、有了内容、有了对用户的理解后,能不能把这些组织好,能不能智能精准的推送给需要这些内容的用户,这指的便是内容平台算法的能力。

 

第四,由于机器的算法是冷冰冰,所以内容平台还需要高精尖的专业运营人员和编辑,去推送有温度的内容。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商业化的能力。要判断内容平台的生态体系是否是健康运转的,就要看平台的商业化能力如何。

 

 

拥有这五个因素的内容平台,俨然是可以具备生态化,能更好更长久地发展。而除了这五个因素外,当前阶段,各大内容平台更应该拥抱联合,就像足球场的球员一样,发挥自己擅长的部分,合纵连横,尽快突破。

 

或许是都懂做生态和强强联合的道理,百度和UC都提出了要做内容开放平台。与百度仅仅是将百家号的内容分发到百度系其他产品上不同,UC在6月27号提出的UC免费开放平台,显然是有备而来,经过缜密筹划。

 

 

UC的免费开放平台是什么?具有哪些优势?

 

6月27日,UC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他们的“光谱计划”,这个计划主要面向手机厂商和应用开发行业,以UC资讯信息流和U4内核为核心,免费向合作伙伴提供内容分发和技术的开放共享,同时还可接入阿里移动商业化广告体系,能够解决变现难题。UC提出的这种免费开放平台的玩法,在行业内,尚属首次。

 

 

UC的光谱计划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信息流,一个是内核(即为浏览器内核)。我们从内容平台的阅读场景来考虑的话,信息流实际是在解决着内容供给和内容分发的问题,它能保证用户看到他想看的内容。而浏览器的内核则是在解决产品体验的问题,能保证用户在阅读时看得爽。

 

对手机厂商和应用开发行业者来说,这正是他们碰到的难题。简单拿信息流来说,我们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APP甚至是手机应用厂商都在尝试做内容分发,目的很简单,希望形成流量闭环。然而,没有大数据支撑的信息流,实际上并不能形成对用户的个性化推荐,难以保证用户的阅读体验。目前,OPPO和小米都选择投资一点资讯来接入精准的信息流。

 

那么回到UC的免费开放平台,他们家具有哪些优势呢。

 

从内容分发的层面看,背靠阿里文娱大鱼号的UC拥有50万+的内容提供方,拥有着丰富多元内容的UC,目前正允许第三方平台接入UC的信息流内容。

 

而作为阿里大力扶植的UC,自然也打通了阿里系的大数据,可以获得更多用户的个性标签,实现精准推送。

 

以上两点,都是从内容供给以及内容精准推送的角度来说。而最后一点也是令手机厂商和开发者比较感兴趣,UC打通了阿里的广告投放体系,第三方平台可以在接入UC内容之后,在不给用户造成阅读困扰的情况下,嵌入广告位,实现高效变现。据我了解,目前阿里移动广告投放体系已经拥有了超过100万的广告主,这里面包括了电商广告主、大品牌广告主、网络服务广告主等。

 

 

当然,UC是做技术出身,目前UC浏览器已演进到U4内核,与其他流量器内核相比,使用U4内核后首屏打开时间快24%、流量消耗节省16%、耗电量节省30%以上。

 

目前,UC允许第三方App或者手机厂商利用他们的技术打造个性化的信息流产品,同时也可结合自身能力构建自有内容生态。举个例子,一个手机厂商合作伙伴可以选择UC的内核方案搭配可定制信息流方案,开发出专属自己内置浏览器,完成内容的建设。

 

那么回到我们文首所说的内容平台要走得长远必须要具备的5条因素上,当其他家还在进行内容供给和分发时,拥有自己核心技术以及背靠阿里帝国的UC,已经能够打通数据能力、算法能力以及商业化变现几个重要关节了。

 

 

未来内容开放平台将会有哪些趋势?

 

1、开放性内容平台将会越来越多

 

前些日子,我在关于微信运营的一文中提到,目前微信生态圈呈现马太效应,大部分的流量和话语权被大号所掌握。而回到APP上也是一样的道理,进入到用户规模体量逐渐稳定的下半场,用户被聚拢在巨头APP内。强强联合是必然趋势,那么如何联合去获取更多站外流量呢?开放性的内容平台不失为一个好的入口。

 

而UC做开放性的内容平台,正好可以将内容作为一个入口,植入到更多的渠道中去。渠道伙伴也可以因此享受到内容红利。可以预见的是,以UC为榜样例子,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内容平台以开发之姿拥抱更多的渠道。

 

2、用户的阅读体验将直线上升

 

我们知道,内容平台是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桥梁,在互联网刚起步阶段用户获取的信息仅仅是文字,而随着时间发展,信息变得多样化,文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形式。今年,短视频又成为内容形态里的一大爆点。

 

多元的内容形式,尤其是短视频的形态,对内容平台的技术提出了要求。而UC率先提出了4核技术,将可以为手机厂商以及应用开发行业者提供定制的流畅化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内容平台的用户体验感。

 

未来,更多的内容平台搭载UC的技术,打造完美的用户阅读体验,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