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定位》理论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来源 | 品牌圈圈】

【作者 | 小云子】

【编辑 | 蒸糕】

 

前几天,定位理论的祖师爷——特劳特老爷子与世长辞。

 

网上很多人又谈论起了定位理论,我也把《定位》拿出来翻了翻。

 

不得不说,真的是每次读《定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比如这次我又发现几个有趣的东西:

 

 

 

1.一个误区

 

大部分定位拥护者都把“品类”当成定位的唯一标准。

 

他们认为:一个品牌名称只能用于一种品类,如果同时用在多个品类,那就是品牌延伸,这样会模糊品牌在人们心智中的定位,对品牌有害。

 

比如小米,有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净化器等等;比如乐视,有乐视网,乐视手机,乐视汽车等等;比如娃哈哈,有饮料,矿泉水,八宝粥等等。

 

如今,这几个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定位理论的拥护者们当然也就更加自信了:

 

“你看!我早就说过…”

 

然而,我们也很容易能找到反例。

 

比如苹果,既有手机,也有手表,电脑和MP3等,并且人家一直活得好好的;再比如更极端的,无印良品,更是什么品类的产品都卖…

 

我认为:一个品牌的定位,不一定只限于品类,也有可能是品牌理念,地域,适用人群等。

 

比如苹果,它真正的定位并不是电脑,而是“Think different”的品牌理念,只要它的产品始终贯彻这一理念,苹果始终是苹果;再比如无印良品,它的定位并不是文具或服装,而是“自然、简约、朴质”,只要一直贯彻这一理念,无印良品还是无印良品;再比如娃哈哈,如果它一直坚持做儿童类饮料和食品,始终定位在“儿童”这一人群,我认为会好得多。

 

当然,也并不是你说你的定位是什么,消费者就会认为你是什么。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产品,在不同的人手中可能是两种东西。

 

比如小米手机,对有些人来说,它是一部高性价比的手机;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是一部时尚的手机。

 

这时候,小米应该定位于“高性价比”还是“时尚”呢?如果是“高性价比”,那它就应该将大部分资源用来降低成本和提高配置;如果是“时尚”,那它就应该将大部分资源用来创造流行文化。

 

一切取决于市场,以及你对市场传递的信息。

 

而目前市场的情况是:无论是品类还是品牌理念,小米都太含混多义了。它没有进行取舍,只是一味的扩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很难对小米这个品牌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互联生态”的确可以描述它,但这种“绑架用户”的行为更多是为了企业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要想让人心甘情愿的接受,很难。

 

 

 

2.另一个误区

 

很多定位拥护者认为:除非你是全新的产品,否则你就一定需要定位。

 

它们的言下之意是:全新产品就不需要定位。

 

我认为这是对定为理论的狭隘理解。

 

很多人把定位理论理解成“找空位”的游戏,比如别人家的饮料都是主打“口感”,那我家的饮料就主打“健康”,这就叫定位。

 

这样说没错,但我认为: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差异性。而差异性不仅适用于同类型产品,也适用于全新的产品,只不过前者是1和N的差异,而后者是0和1的差异。

 

就像最早的汽车被称为“不用马拉的车”,其本质还是一种定位——车,只不过与马车相比,它不用马,还是在强调差异性。

 

 

 

3.一个不倒翁

 

估计很多人一听到定位,脑子里都会浮现出“钉子”的画面,尤其是读过《视觉锤》的人。

 

不过,我倒觉得,定位理论更像一个不倒翁,不管你怎么推,它都不会倒...

 

以前有不少人尝试去推翻定位理论,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比如金错刀,感兴趣可以看一下我的《两年前,金错刀炮轰定位理论,今天我来炮轰他》

 

我认为定位理论是不可能被推倒的,因为它就是一个“无赖”…

 

《定位》里有一句话是大概这样说的:不管你有没有给你的产品或品牌定位,“定位”本身就存在于顾客的心智中。

 

也就是说:即使你没有用定位理论,你的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的心里都会有一个定位(或者说认知)。进一步说:只可能是你自己定错了位,而不是定位理论没有用。

 

比如你给你的手机定位成“社交手机”,但最终失败了,只能说你的定位方向是错的,其实你应该定位成“音乐手机”,这样才是正确的,因为大部分人是买它来听音乐的。(PS,这里仅仅是举例)

 

我认为:“定位理论”其实可以被翻译成“做正确的事”,不是说“做正确的事”没用,只不过是你还没有做到正确而已…

 

试问:谁能推翻“我们应该做正确的事”这句话呢?

 

 

 

4.一个问题

 

最后,我留下一个问题,是我前几天想到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一下。

 

定位理论有一条要点:不要试图改变消费者的认知。

 

这句话被很多营销人视为至尊法典,我也是。

 

不过,也不是没有反例,比如《定位》系列中经常提到的大众甲壳虫。

 

当年的美国车都在不停的降低车身,加大车长,使其更流畅,更具速度感。然而大众甲壳虫就试图挑战人们的认知(《定位》里就是这样说的),把自己塑造成又小又丑的形象,而且还大获成功。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呢?

 

事实上,改变人们认知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定位》里提到的“地球是平的”这一案例,现在人们不都相信地球是圆的了吗?当然,那时人们给出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如果地球是平的,远处海面的帆船为什么会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而我想搞清楚的是:

 

在商业营销中,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改变消费者的认知,有没有普适的,具体的答案?

 

如果你有什么见解,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最后,大师还是大师,写这篇文章,并没有不尊重老爷子的意思,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更好的理解定位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