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广州回到县城,新媒体我总结了这些套路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来源 | 新媒体营销】

【作者 | 晖】

【编辑 | 蒸糕】

 

本文系网友与投稿,晖个人从文笔来判断,是一个颇有故事的女生,

晖最初在广州工作,后来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感谢晖的分享,从晖的分享里面可以看出在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一些工作待遇的差异,其实很多时候,回到小地方也未曾不好,我有几个哈尔滨的朋友,在北京呆了2年之后,回到哈尔滨,工作方面如鱼得水,无论从应聘的岗位相应的能力要求,还是个人职业素养,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都可以匹配现有的工作需求。

 

不哆嗦了,下面开始我们的正文

 

 

在广州玩新媒体半年,回到老家贵州小县城后,给一家本地号供稿赚点零花钱。发现,原来小地方和大城市的新媒体运营完全就是两回事。

 

1.薪水差不多。

 

在一线城市,大部分新媒体运营或者微信小编职位给应届生开出的薪水大多三四千。而在小县城,同样也开这么多,大概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吧。在一线城市,几乎人手一个公众号,新媒体就是个门槛低、人人都能干的活。而落后的小地方,这玩意还新的很,会做的并不多。

 

某互联网招聘网站上广州应届毕业生的薪资

 

2.获得成就感高。

 

虽然年初很多微信数据报告指出,现在公众号文章打开率持续走低,已经跌到5%。但是对于刚接触新媒体的落后地方,显然才开始红利期。

 

原来在广州运营的公司号,虽然四万粉,但费尽心思才让阅读量上千。话题互动的时候,参与人寥寥无几。吸粉活动结束后,粉丝负增长能持续一年,那心痛。望着永远完不成的kpi,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真不是做这块的料。现在我供稿的本地号,粉丝三千,随便写写都能阅读过千,甚至引起父老乡亲的大讨论。更神奇的是,这个号去年就有一篇10W+阅读量的号,而且还是无水分的,全靠读者自发传播。

 

 

3.读者喜欢俗的。

 

经过试错,读者比较喜欢字大、色亮、言辞粗俗的文章。严格按照大众认可排版理念(比如主色调用14号深灰字,全篇颜色不要超过三个,字间距要1.5,两边留白什么的)排版的文章,读者反映反而一般,大概是因为不够接地气?

 

4.热点不同。

 

在小县城,他们关注的东西跟大部分所谓新媒体热点有很大出入。在本地号,热点是当地八卦、爆料、新闻等这些关乎自己和身边人的“大事”。而全国性的热点在落后地区,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关心的也并不多。

 

5.危险系数高。

 

现在自媒体都往个性化发展了,只有写出自己态度的文章才能吸引关注大量平台的读者们。而在小地方写文章,稍微发表了一点激进的观点,就有可能会被有关部门请喝茶。即使全文没有点名道姓说谁的不是,但有人在后台留言辱骂威胁作者也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我用网上整理的资料发了一篇关于本地一起群众性事件的介绍和点评,就有莫名其妙的人找上我让我修改、删除,或者按他们的意思重写一篇,最后省委领导直接给老板打电话让删除了。老板说他之前还有过被派出所打电话“问候”的经历,不过他不怕,怕的话就不会创业了。

 

看来即使不是官媒,也要小心翼翼啊。

 

 

6.变现快。

 

我目前了解的这个本地号,粉丝还没过千的时候就已经变现了。一个九五年的小伙,做了一个本土号及与之依托的信息平台,发展不到两年,已经有了快二十人的团队,还拿到了投资。

 

他们变现的方式看起来不太难,去拉拢本地商店入驻平台,平台为之提供类似五八同城的宣传功能,并收取年费。团队里没有设计师,没有程序员,成员大部分都是去拉商家的业务员,据说月入都过5000了。可能很多北上广的会觉得搞笑,五千算个啥。这么跟你说吧,在这个房价还没过五千县城,月薪五千已经相当于当了二十年普通公务员的待遇了。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