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玮冬运营手记 | 一期一会,功不唐捐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d8f93e131e54c650a883f9015e4ef8d7.jpg

来源|刘玮冬运营手记 

刘玮冬(微信公众号:刘玮冬运营手记,个人微信:382033730),姑婆那些事儿专栏作家,专注于互联网运营领域的研究和总结,多篇文章已在各大平台发表,在APP推广,社区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社会化营销方面有其深刻的思考和独到见解。

前言

应大量读者的请求,本号现将之前不涉及到公司机密的文章系数放出,所有文章放出后,我新撰写的文章将恢复更新。

另以刘玮冬运营手记为根基的运营社群正在进行论证和调研中,欢迎各位关注公众号“刘玮冬运营手记”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调查问卷,说说你对于本号以及社群的一些想法。


作为一个主要以分享运营干货及心得的微信公众号,按理讲我是不应该在这里写一些鸡汤和励志类的内容。但最近通过读者们反馈的问题,以及我身边的朋友,同事向我倾诉,咨询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很多运营人貌似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屡屡陷入痛苦与迷茫。

往往到了这个时候,我倒觉得你们最需要的或许不是干货,不是经验,不是技巧,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感同身受的关怀,一次倾听,一番娓娓道来的倾诉。所以在今天,我不想写任何的运营分享,项目经验。我很愿意和各位聊聊在我职业生涯中,关于选择,努力所发生的一些故事和思考。

所以,如果您今天想在此篇看到运营类的干货,那我建议您点击右上角,去做些其他有用的事情。

但如果你此时正在基础的运营工作上陷入困顿和烦恼,那倒不妨听听我的闲言碎语,说不定能暂时安慰一下你那兵荒马乱的心情。

作为一名沪漂,我最喜欢两个词,而这两个词,也是我从四线小城来到上海之后第一次听说,请各位原谅我的孤陋寡闻。

一个词叫“一期一会”,另一个词则叫“功不唐捐”。

应该说,这两个词对于我生活和工作的精神层面上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前者让我能更加淡定和从容的去面对大都市内的职场关系和人际交往。毕竟在北上广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会因为工作,压力,以及其他因素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当我以“一期一会”这个词作为人际交往的原则之后,反而会用一种更加轻松,真诚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走进我生命中的人。当你走进我的世界,我用心对待,当你渐渐远离,去追寻自己更好的生活,我亦不留恋,只会默默祝福。

而内心永远秉着“功不唐捐”的精神,不仅让我一直保持着对工作的无限热忱和专注,更会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永远充满着无畏的坚忍和克服之心。

哪怕我至今依然没有克服大多数的困难。


我依稀记得在老家的那一阵,我是属于不务正业的典型代表。做着老师的我原本工作稳定,受人尊敬。但爱到处折腾的毛病让很多人觉得我这人很不靠谱。

比如那时的我在工作之余组织起了当地的一个青年社团,没事大家开开各种读书会,电影分享会,讲座等等(现在才发现那时的我居然就有了做活动运营的潜质),甚至最后搞着搞着,我居然在那个文化闭塞的四线小城搞起了一场观众在1000人左右的“古典音乐会”。

现在回想起来,那场“音乐会”搞的也是蛮烂的,筹备的过程也是步步惊心。二十人的乐团是和朋友们到处挖掘拼凑而成,没有任何经费,只凭各种“刷脸”忽悠别人一起搞;临近演出,场地被取消;被政府偶然知道此事要赞助,结果最后放了鸽子;印了一千张票,没有卖出去多少等等。总之历经各种曲折,这场音乐会居然最后真的办成了!在一所学校的礼堂下,台下1000个座位基本坐满(虽然后来我们赠了很多票),但从很多观众最后的反馈来看,这场音乐会倒是蛮精彩的,至少没有出现较大的差错。作为整个音乐会的出品,策划,统筹,协调集一身的我,现在想来依然满是感慨。不过问题自然而来,当初的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自己在给自己挖坑?是不是不务正业?

至少在当时我的父母和亲人来看,我做这件事情完全是白瞎闹腾。

甚至是音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我仔细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也确实真的是有点闲的蛋疼。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整个音乐会都是我自己折腾,自己遭罪,最后既没有得到任何荣誉,也没有扬名,更没有赚钱,反而自己还倒搭了一些钱进去。

这不是脑子进水这是什么?

直到我来上海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当时揣着对互联网的憧憬在上海找工作的我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有幸面试进公司又因为没有经验而被最终pass掉。后来我不得不先在传统行业找了份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寻找机会,直到得到了一家小互联网公司的面试机会。

那次面试应该说基本大半部分都是属于一问一答的过场面试,但直到面试我的老板问我为什么来上海之后,我们才终于进入了一种比较自然的闲聊模式。最后,老板问了我一个问题:

你觉得你人生中最精彩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我没考过第一,没当过干部,大学退学,做小生意失败,追女孩没有成功过。这些肯定不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件事。

我想起了那场音乐会。

我向老板讲述了那场“音乐会”我如何筹备,如何策划,中间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再到最后得到了什么样的反思和教训。

他一直听我静静的讲着,中间偶尔会询问一些细节。

插句题外话:通过此面试,我也是悟出了一个道理,面试一定要掌控全场,把面试官的注意力往自己比较出彩的经历上引,你就成功了,后来我再也无惧各种面试。

最后当我讲完的时候,他把简历一放,表示和陪同的助理需要出去商量一下。

当他回来时,如各位想到。

我面试成功,被录取了。

虽然那只是一家小公司,创业公司,但却培养了最初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启蒙和认知。

以及给了我一个入行的机会。

我到至今都依然很感激我的老板。


后来,在这家公司里,我主要负责文案策划的工作,从最开始的陌生到轻车熟路,我也慢慢成为了能为团队贡献自己力量的一员。

但我却不仅仅只想成为一个码字的。

我会尽可能的参加公司里的各种项目会议,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当时的很多想法很幼稚),甚至会请求同事把关于项目的来往邮件都尽可能的小小抄送我一下。他们的任何PPT,表格,我都会仔细研读,尽可能去理解项目里的各种内容和知识。

感谢那时的同事,他们没有反感我这种没事到处插脚般的工作,并且乐于听从我的想法。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分配到了一个项目组,本来我的工作职责不包括写流程图,做页面,但在同事的帮助下,我笨手笨脚地做出了自己人生第一套项目页面,并添加了很多不靠谱创意需求。最后居然这个项目也是上线了,虽然它不能算完美,也不能算最差。但我也是终于真正的了解了一个方案从创意诞生到成型再到上线的所有过程。

继续插一句:很多事情你没做时看似很难,当你真正做一遍后,其实就变得很简单。

再后来,当我手上有了众多项目经验后,我突然感觉自己的志向并不在互动营销领域。我那时已然感觉到APP才是真正的未来(没想到从此迈进了一个大坑)。所以我开始寻求跳槽,继续追寻自己的职业方向,去寻找APP相关的工作。但之前来上海所遇到的困难再次重新摆在了我的眼前。

我没有APP运营的项目和经验。

这就又和之前一样,很多公司不care我之前的项目经历,简历继续屡屡被拒。虽然这期间也有很多公司对我的微信端经验很感兴趣,鼓动我继续去做微信项目,但好在当时我的转型之心很坚决。

我一定要做APP。

后来与其说是机缘巧合,倒不如说是幸运,在面试新公司的时候,我之前的H5经验正好是团队内所急需的,故便将我招了进来,也算是顺利的转型成功。但现在想来也是后怕,如果当时在前一家公司真的只专注码字,估计我现在只是一个五流的文案或者是策划吧?

最近我的同事也是向我抱怨APP运营的艰难,各种问题不断:产品不给力,技术人员跟进不上,资源支持不足等等,导致各种数据上不去,工作很没有成就感。对于他们的抱怨我亦是感同深受,毕竟我身边很多优秀的同事,他们工作除了是为一份收入,也更为一份成就与荣耀。

但我们现有的状况,确确实实无法达到他们心理对于成功的预期。

既然无法去改变现状,那可不可以在现状内做出自己最大的突破呢?

工作多年,我已经不太会抱怨,只能从不同角度安慰自己。

为此我也开始行动起来,做商务,做渠道,每天拓宽各种外部资源,了解应用市场,梳理各种渠道,与媒体人接触,与同行接触,搞各种或大或小的合作。虽然这些合作最终因为我们产品的不足,拉来的用户都最终流失掉了,但我依然在不管不顾的去做,哪怕它对现状改变的意义并不是不大。

即使手中拿着一副烂牌,打不出龙飞凤舞,也要打出长天一色,打不出长天一色,那怎么也得练练牌技吧。

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所以亲爱的朋友,我希望你明白,很多时候,你艰苦的付出对于最终的结果其实有时候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成功不是只靠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但你所努力的一切,一定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成就你的成长。而只有当你不断成长,未来的成功才会离你越来越近。

最后,在文章的结尾,把这两个“词”送给所有在工作中遇到困顿,默默努力却无法改变一切的你。相信你在迎接困难的过程中,本身一定会得到最深的滋养。

尽管这种滋养,你看不见,摸不着。

一期一会,功不唐捐。

姑婆那些事儿ios快速审核服务 点击 :http://www.gupowang.com/zhuanti/3128.html

 

大家都爱搜:互联网资讯类类有话说App推广运营经验线下推广活动推荐微信营销姑婆专题姑婆圈ASO校园推广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园运营团队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