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惯性称核心竞争力为“壁垒”,通常认为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对竞争对手而言越高的进入壁垒,核心竞争力结构中的智能化成分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便可凭借其核心竞争力获得越长期的竞争优势。
如何发现自己的“壁垒”?
1.SWOT分析,这个不用说,你进入一个行业,前期调研和撰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都会用,在这个所属的行业中,你的企业对哪个市场更加擅长?
2.用户运营数据分析和场景使用分析:产品没有用户基础是无法发现正确的壁垒方向的,当然如果你对你的产品特别有信心,加上你之前做调研十足的话,也可以直接选择方向,但试错的成本究竟有多大就不好说了。
3.工具类的产品:工具类本身就是针对痛点或者兴趣点而产生的,这个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核心突破点。
O2O电商类:互联网的本质是链接,纯线上或者线上+线下都是根据行业传统商业逻辑去建立起来的,简单有2点,一是找到一个行业内丰富经验的合伙人,二是自己本身是这个行业内的经验大牛。
4.持续性的竞争对手分析,简单点讲就是竞争对手怎么布局的,你就从它的上游或下游突破,找到更加更垂直的细分破局点,并且需要持续的关注竞争对手的动作。还需要特别注意新产品的加入,不要小瞧任何一个新品,任何东西出现都有必然性,它们有可能会颠覆你的壁垒。
5.对于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在下一年或未来几年内你最担心什么,竞争对手会采取什么样的技术和创新甚至改变游戏规则,会不会有大企业对你进行并购。
6.第三点提到了找到合适的人,其实战略方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决定,但是如何找到合适的人去帮你执行这个战略,就是考验领导个人魅力的时候了。
如何建立自己的营销“壁垒”?
1.实际
案例:
1)原材料切入的Oppo R7,号称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在智能机领域展现自己强大的电池续航能力。
2)通过渠道建立壁垒的公司太多了,不举例了。
3)中游部分销售和价格是很多公司惯用的,美团就是通过那些地推(销售性质)给推起来的。
4)下游环节,特别是现在O2O上门服务类的,对于物流特别看重,拼的就是速度,京东就不用过多解释了。
实际表现出来的壁垒,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家教行业举例:
1)用户分为3种:老师/机构、学生、学生家长
2)痛点分析:
3)竞争对手分析
少量数据不代表全部 传统教育机构大部分都是以“提分”也是核心痛点为营销壁垒,提分的前提就代表需要名师,但名师的资源是有限的。还有其他的核心点“低价”“网上预约”“在线上课”等等,那么你如果想让家长取得信任,按照互联网思维就必须要从其他的切入点为突破口。
4)消费场景:家长先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这个老师/机构,然后试听,后交钱排课(也有上一次付一次的),最后上门上课,后续就等学生考试分数了。周期性很长。
按照上面的痛点和竞争对手分析,做一个临时性的突破点:1小时把老师送上门。
当然最牛逼的壁垒还是老板能够突破现有的商业逻辑,重构消费场景或链条关系。
2.虚拟(品牌/情怀/企业文化)
品牌案例:聚美优品和Uber
聚美优品有两个核心壁垒:“拒绝假货”和“陈欧个人营销”,如果真算起来它其实是一个既有情怀又有实际壁垒的公司,但为什么要把它放到虚拟这里边,是因为陈欧的个人营销做的太好了,后来的雕爷,Uber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都是典型代表,Uber的表现距离现在最近,Uber进入中国前期发展并不是特别理想,通过联合一些品牌公司发一些券,没有太大的引爆点,爆发点是因为他们把他们老板给捧成一个无限接近于神的人物(被各国政府排斥),也算是一经典个人营销案例了。但Uber除了它老板,更多的是他们的另外两个壁垒,很多人都说Uber的营销做的非常好,它所有营销文案基本上都离不开两点“一键”和“出行”,“一键“把产品功能做到极简,“出行”就不用说了,核心主题是有的,他们就可以尽情的把自己的创意给结合到具体落地的形式,所以它的营销都是相对精准的。
情怀案例: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也算是情怀+口碑+品牌的一家公司,老板草根出身,做过传统行业,后期又做互联网品牌营销。时不时带给用户小惊喜,加上服务态度又好,说情怀其实我更想解释为偏向于对于人性的理解。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案例:美捷步(Zappos)
美捷步是美国鞋业B2C商城,由谢家华先生创立,后被亚马逊收购。他们是以唯客户体验马首是瞻、视口碑为生命的一家企业,这是一家完全通过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为壁垒的著名的华人经营企业。国内的乐淘,就是中国版美捷步,当然现在毕胜又去玩C2B商城必要去了,是一家通过控制上游供应链和价格的B2C商城。
还是以家教行业为例子,上边痛点里边有学生减负、家长为家庭奉献、老师/机构的品牌口碑,结合一下临时性提出一个概念:每天让学生少学1小时,主打通过老师来提高学习效率为核心突破点。
总结
指定战略的三个步骤,首先,为你的生意和产品制定一个大方向的规划,找到实用、快速、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办法;其次,找到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贯彻执行你的战略方向:最后,不断探索能实现你的规划的最佳实践经验,如果大方向正确,不必竞争性的改变策略。每家初创企业都是为了解决行业内的痛点和不足点才能建立起来的,不论是工具或者平台,想要在如此激烈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中脱颖而出,除了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找到自己的营销“壁垒”,最起码先把自己的脚跟给站稳,可以不用过早的考虑盈利模式,但一定要把自己的战略方向给想透彻,钱、人、技术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