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善小蓉,是姑婆那些事儿的运营善小蓉,负责内容运营及线下沙龙。
私信联系小蓉,备注“设计”,可获得Fotor懒设计30天VIP兑换码
对于超过7亿人而言,微信是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沟通渠道,这些互动热度极高的垂直社群更是用户的聚集地,可是这个社群呢让人是既爱又恨。
那社群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说参加了那么多付费社群、圈子,为什么我的生活依然原地踏步?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下面要讲的3点将值得深思:
1.一个好社群的标准:定位匹配
加入社群的时候不要只看内容,价格,还需要看用户定位是不是和你相匹配,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2.社群的本质是找到同一类需求的人,而不是不会思考的用户
互联网的时代变化太快,尤其考验的是人的学习能力,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学习能力才能出现复利效应。我们不需要尝试所有的路才知道弯路在哪里,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别人的眼睛知道趋势在哪里,前方的路应该怎么走。
知道学习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抵制伸手党,所有的知识你只有经过思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那才对你有所帮助,否则你只能把下面这句话当成座右铭:
“听过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之前姑婆的公众号发布过一篇文章叫《知识付费课程是如何收取你们的智商税》,原因是这些课程加深了你的焦虑感。
我这边还需要提到一点,就是用户有可能缺乏个人的思考力,只知道从众,盲目的推崇知识效率,碎片化学习知识,不断把有用的东西收藏,却始终没有时间去看,这就导致没有深度思考,没有消化知识。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3.靠在社群里膜拜大佬,能学到的东西真不多
加过一个互联网社群,应该都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某位知名大咖在群里冒泡,群里的人一看大咖来了都特别激动,恨不得抓着人家把积攒了一年的问题都问完。
那位大咖一开始还耐心的讲解了几段,都是手打字,后来抛过来的问题越来越小,甚至到了基本的名词解释,只能说:自己当年也经历过什么都不懂的阶段,恨不得来个师傅手把手教学,但后来发现,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人有义务教授你任何东西,一切都要先靠自己努力,层次到了自然能和高人侃侃而谈...最后还推荐给了他一本书让回去好好看看。
其实,能被邀请进圈子的人,都是邀请者眼中的贵人。能进入圈子的人,本来就有这个圈子的属性。只是早来和晚到的区别而已。
真正的高人,混圈子从不是正事,而是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