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联合创始人:我实习过的7个媒体,和我正在找的媒体人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filehelper_1456324328415_69.png

来源|猎掌门


小猎导读

一年多来,清单也算是经历了一个公司从0到1的蜕变——从2个创始人成长到现在的15人团队,从上海搬到了北京,累积了数十万移动端用户,完成了两轮融资。与所有创业团队一样,大家各有各的基因和擅长,唯独有一件事是所有公司的痛——招聘。作为清单的联合创始人兼COO,龚瀛琦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故事,希望能唤起你的共鸣。

 


1

初识:2007年,SMG国内新闻部


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SMG国内新闻部和罗德公关之间做的选择,那个时候其实根本不明白新闻、公关分别是干什么的,大概也就是这个选择冥冥中注定了我后来的路。


去SMG报到的第一天,HD老师带我去食堂吃饭,坐下后就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如果你以后可以不做记者,就别入这一行。”当时心里真是打了一万个问号,什么意思嘛?


也就在我实习的短短两个月之间,我右边的桌子就换了若干个我脸都没认识就走了的实习生。我做的更多的事情,是各种打杂、整理名片、拷录片子、查找资料、前后跑腿、送收快递。然后收获一句,“好学校的学生做事情就是快一点嘛。”


唯一剪的一条片子,是因为素材已经拍回来了,但是最终上不了节目。为了给采访对象一个交代,HD老师说那你自己去剪着玩儿吧,于是我就剪吧剪吧做了人生的第一条片子。


想来也是,那时候连基本的新闻敏感也没有,连简单的新闻消息都写不来,而带教老师也根本顾不上带你,因为也许你只是来两周敲了一个章就转脸走了。


后来也大概明白了HD老师的那句话:在这里有30%的人承担了70%的工作;你不拿工资地、拼尽全力地实习半年,最终也可能会因为一句headcount没有了(真的吗?)而留不下来(那怎么不早说?)。


多年以后,有曾经带过的学生记者很沮丧地来跟我说,他同时拿到了SMG电视记者和另一个企业的offer,踌躇满志地想做一个新闻人。但当得知电视台每月工资只有3500元时,还是选择了后者。


这个地方就是这样,也许你会因为电视这种语态、聚光灯下的光鲜、大事业单位的安逸而选择这里,但绝不会是因为——在这里能做新闻。


Lessons


1.勤快也不一定能让你学到什么,但不勤快一定什么也学不到。


2.纵使一年有几百上千的实习鉴定从那里流出,但还是有办法让你的带教老师记住你。我至今还和HD老师保持着联系,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


3.在越大的公司工作,就越需要应对非业务性的事情,环境同样是工作的一部分。



2

 内伤:2008年,《爱情公寓》


如果把广告制作公司也算作媒体实习的话,高格是最特别的一次实习。和所有小公司一样,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超人。


和《爱情公寓》的相遇纯粹是一场偶然的必然,我见证了它从挑演员、选外景、搭棚、第一季前两集拍摄的全过程。除此之外,也经历了许多工作上的“第一次”。


 

1.jpg

那时,他们略显青涩

 


第一次24小时不停歇工作。那时候拍广告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前期投入拍电视剧的资本。最疯狂的一次为了节省租赁摄影棚的时间,生生从早上6点拍到了次日早上6点,但导演还像一个机器人那样精神抖擞,从此对“工作狂”这三个字有了形象的烙印。


第一次去给客户提案,前一天因为ppt排版不好看而被老板说哭。已经不太记得具体的case了,只记得他一页一页地翻着ppt跟我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我眼泪就一颗一颗地往下掉。第二天早上被嘱咐给他买早饭,因为我买了我觉得更好吃的泡芙,而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更想吃肯德基,而又被骂了一顿。


现在想来,也是在那里学到了很多职场的规则。而我现在,也会对着手机跟实习生抠微信格式的细枝末节,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只不过孩子们都比当年的我受挫能力强。我也再也没有在办公室哭过。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职业化都是一件值得被尊敬和遵守的事。


Lessons


1.演员的工作比想象中辛苦不少,导演的工作比想象中辛苦很多。


2.什么叫独当一面?不是当问题出现以后在那里问“为什么”,而是get shits done.



3

 潜心:2009年,《东方早报》


那个时候,每天去新闻学院上课的路上,都会在书报亭买一份《东方早报》, 频率比买水高,学到的比上课多。


去东早实习是做夜班编辑,工作从下午4点半参加选题会开始。听各个条线编辑评报、报选题,听邱老大发号施令,然后看稿库,跟排版,忙到凌晨。


在那个《新闻晨报》、《新民晚报》都还有不错发行量的年代,《东方早报》就主打白领人群,也是最大气、最敢言的一家都市报。不仅如此,对图编和视觉的重视,版面标题的顶通设计,都是在上海报业里开先河的。现在的澎湃也基本就是东早系的原班人马,是我最欣赏的一圈上海媒体人。


于我而言,我只是彻底认识了,自己是真的一点也不喜欢做编辑,还是喜欢做记者。改别人的稿子,还不如重新写自己的稿子。每天纠结得更多的是,标题还多几个字要删掉,这段哪里还要再缩点或者补点。没有采访、不用奔波,这实在是索然无味。


我承认编辑在写作技巧和尺度把握上更有经验,但真的,不适合我。


Lessons


1.最快融入这个媒体的方式,就是对它既有内容的充分熟悉。


2.吃好这口饭要有理想,但理想不能当饭吃。


3.如果一时想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没关系,能确定自己不喜欢什么同样重要。



4

 好奇:2010年,新华社上海分社


去新华社上海分社实习多半就是出于好奇,我大国社究竟是啥样的呢?结论就是,真的是高手如云、深不可测的地方。粗浅来讲,新华网上那些都是新华社最烂的稿子,新华每日电讯(对,书报亭是买不到滴)上有些好稿子,再然后越好且越重要的稿子,普通人就越是看不到……


 

 

2.jpg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版面

 


上海分社的工作远没有大家所想象中事业单位的轻松,原因很简单,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的财力支持、人员配备不会多出很多,但新闻多啊,平分到每个人身上的工作量就很大,大家都很拼,竞争也很激烈。


在新华社实习的时候,能自己报选题、写篇重点稿,就是蛮开心的事。根据我同窗好友的总结,国社重点稿三段论永远是这个套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不信你去看。


新华社也是在我实习过的所有媒体里,最重视专家资源的地方,记者就怕自己有观点,全部都是引专家。同时,也是最害怕写错信息的地方,宁可含糊也绝不能出错,哪怕浪费一个信源,也要征得TA同意署名。所以,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你可以不认同它的立场或观点,但在信息的准确性上,它值得相信。


好奇归好奇,不适合就是不适合。说到底是自己理论水平差、思想境界低、专业技能少,就不去吃这口铁饭碗啦。


Lessons


1.破除偏见最好的方法,是身处偏见之中。


2.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

 收获:2011年,香港TVB


TVB的实习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这7次实习中,印象最深、冲击最大、收获最多、工资最高,也是过得最开心的一次经历。


在陌生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下,首先要攻克听力关,然后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适应香港的民情。和其他大陆实习生宁可待在“专题组”或“外电组”不同,我在“港闻组”待了最久的时间,从采访游行到去贫民窟,从在楼下蹲点到跟着摄像一起追着采访对象跑,这才是我更想了解的新闻操作本身。


那三个月里,我录了20多条出境新闻,完成了大部分台湾和内地的采访,做了一条香港记者都没有采到的新闻故事,还抢救了一次前线记者差点错过的721动车事故直播……每天都有新的“冲突”刷新自己既有的经验,这频率和密度也是其他实习所不能及。


 

 

3.jpg

在香港大学采访港大学生抗议校长徐立之事件

 

图为在港大陆佑堂录制的出境


关于这一次实习,我曾经写过一篇长文《我的TVB》,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复去我公众号(id: misswhy77)查看。


Lessons


1.新闻本质上是民主的事。


2.“立场”决定“事实”,没有所谓客观。


3.一个好的报道(尤其是电视报道),是团队协作的产物,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


4.新闻伦理最难以抉择的地方,是当“最小伤害原则”与采访主任的要求产生冲突时该怎么办。但课堂里从来不会教这个。



6

 积累:2012年,复旦商业知识


复旦商业知识,可以理解为管理学院传播部为了推广学院老师、学术、资源,而做的一本观点媒体。我见证了这个网站的改版历程,创刊号面试,也不得不承认管院是整个学校里管理最公司化、眼界最市场化的学院。


观点类文章从写作的角度来讲真的毫无难度,难的是知识储备,首先这个话题你得懂吧?海外并购、IPO、汽车产业、房地产、证监会新政……也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和老师的采访聊天,把这些原来毛都不懂的问题入了个门。


 

4.jpg

作者在复旦新闻学院期间

 


那段时间,我同时还在做校刊的校园生活版编辑,带着通讯社的几十号学生记者,准备了CFA考试。也是在那段时间,我已经越来越清楚,自己最向往的媒体工作,是在一个更具有专业门槛的财经媒体里做深度记者。也正因为这个决定,我把我下一份实习的地标,锁定在了北京。


Lessons


1.快速学习能力对大多数有创造力的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而做记者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


2.不要跟稿费过不去嘛,对吧年青人。



7

 成熟:2013年,21世纪商业评论


写到这里可能你已经看得不耐烦了,在决定屁颠屁颠跑来北京之前,我完全低估了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要不是小兰的慷慨接济,可能接二连三找不到合适的房子的我,就差点滚回上海了。


在21商评的6个月磨练,我终于愿意承认,自己算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记者了。报选题,无数个采访,一稿二稿三稿,出差……循环往复。


但习惯了单打独斗的团队,也让我时常感到十分孤独和焦虑,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判断和做决定,采访突破不了就是没办法写得更好,编辑也只能束手无策。


每一个选题现在回忆起来都是一段故事,而当时认识的许多初创公司、移动互联网新公司,现在也都出落成了明星公司,甚是感慨。如果不是因为想做一些媒介融合的尝试,不是因为对舒立团队的向往,可能最终我不会离开这个可以让我写深度故事的商业媒体。


还记得那个主编、执行主编、主笔轮番给我打电话到凌晨 3 点的晚上,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做了这个决定。虽然和 21 没有了更深的缘分,但感谢在那里遇见的每一个人。


Lessons


1.你能从一个地方学到多少东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不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去做。


2.如果一个媒体给了你独立做选题的机会,请一定珍惜,因为这才是最大的权力。


3.没有写不出的稿子,只有没做好的采访。


4.对选题和成文的要求,其实并不来自于你的领导,而来源于你自己。某种程度上,克制是最大的美德。


5.没有在北京租过房的,不要来跟姐谈人生。



8

 我正在找的媒体人


按照常理,写到这里还没有切入正题的作文,一定会被判为不及格的。


但我想说,如果你把这些Lessons串起来看,就是我正在寻找的理想的媒体人。请允许我再按顺序把它们重新梳理一下:


我正在找的媒体人……


5.jpg

 


1.勤快也不一定能让你学到什么,但不勤快一定什么也学不到。


2.如果你想获得这份工作,希望自己的简历在茫茫大海中脱颖而出,你需要用你的方法来让我记住你。


3.在越大的公司工作,就越需要应对非业务性的事情。而在一个初创公司,你只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


4.也许在这里的工作会比你想象中辛苦不少,它不纯粹只是搬砖和写稿,但你一定会很开心,收获很多成长。


5.什么叫独当一面?不是当问题出现以后在那里问“为什么”,而是get shits done.


6.最快融入这个媒体的方式,就是对它既有内容的充分熟悉。不用来问我需要什么类型的内容,看我们过往的内容就知道了。


7.吃好这口饭要有理想,但理想不能当饭吃,所以我们一定会给予你应得的报酬。


8.如果一时想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没关系,能确定自己不喜欢什么同样重要。付诸行动,永远比白日做梦来得有意义。


9.破除偏见最好的方法,是身处偏见之中。把你的一切问题,放到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10.术业有专攻,我们同样欣赏有专业背景的媒体人。


11.新闻本质上是民主的事,而服务性内容本质上是市场的事。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代表迎合他们的口味。


12.“立场”决定“事实”,没有所谓客观。我从来都说,清单做的是有价值观的品质生活用品推荐。


13.一篇好的内容,是团队协作的产物,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


14.课堂里不会教的东西很多,所以你需要通过实习来学会它们。


15.快速学习能力对大多数有创造力的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而做内容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


16.不要跟稿费过不去嘛,我们会给拿得出手的薪水,保证五险一金。


17.你能从一个地方学到多少东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不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去做。


18.没有写不出的稿子,只有没做好的采访。


19.对选题和成文的要求,其实并不来自于你的领导,而来源于你自己。某种程度上,克制是最大的美德。


20.没有在北京租过房的,不要来跟姐谈人生。这点苦,算什么?


所以,我想在北京招……


1-2 个全职的专题编辑、2-3 个全职的内容编辑、1-2个内容实习生,负责清单专题内容的策划或日常选题的执行。


TA 未必需要有多年的媒体经历,但一定有好奇心、责任心,对“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洁癖。


TA 未必现在就熟悉我们正在深耕的各个消费领域,但一定是一个快速学习者、网购爱好者。


投简历通道:gongyingqi@eqingdan.com


9

 写在后面的话


我原本以为,如果我能努力在一个媒体好好干10年,或许就可以当上梦寐以求的主编;没想到,工作1年不到,就顶了一个新媒体孵化项目“主编”的title,但其实我早已不向往那个头衔。


我原本以为,做过4年学生电台、实习过7家媒体的经历,可以让我更清楚地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深度记者;没想到,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跳入了媒体经营的海洋,我尝试做过各种形态的内容,也更坚定地看到了内容本身的需求和价值。


我原本以为,也许在不惑之年我才会选择离开大公司自己创业;没想到,做这个决定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既然没什么可失去的,又有什么可畏惧的。


前阵子写过一篇《主编死了》的书评。不得不说,只有在传统媒体里,才会把在做这些事的人称之为“主编”,享有那样的光环和权力。也只有还囿于传统媒体思维的人,才会不断地宣称说我要做一个“新媒体”、做一个“平台”。


我丝毫不否认自己现在依然是半个媒体人,也丝毫不怀疑“清单”的媒体属性。但我们从不说自己是一个“自媒体”或“新媒体”,我们想用互联网的方式把内容结构化、产品化,让它解决消费者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更多人的“消费决策”工具。


今天这篇文章,写给过去这些年帮助过我的前辈、老师。我也希望,有曾经和我类似经历的媒体人,愿意加入清单,我们一起把这件事做下去,好吗?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谢谢!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