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混战,下一波福利到底在哪里?
来源 | 知乎
八九年前开始做淘宝店,坚持下来估计能赚不少钱。09年开始开发app,各种小应用也斩获无数用户。10年开始,如果是坚持运营这件事儿而不仅仅局限于玩微博,估计早就成网红了。12年开始做起了公众号,四处转帖也能成为大号。知乎在那时候发几个高赞的答案就能成大V。
互联网时代赶上红利期,往往能事半功倍;等到大家都开始扎堆时,做什么都挺困难,除非比别人牛逼一大截。那么,互联网的下一波红利在哪里?虚拟现实吗?
关于互联网的下一波福利,这个话题,姑婆在知乎上大致看到了很多评论,大致都是虚拟现实方向的,确实不论是教育、医疗、金融、O2O都没有巨大的红利了。
相信对于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是有体会的,很多人用很多尝试去积累经验,但是都没有把这两个方向真正拉入互联网的世界里,姑婆就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很有见解的回答:因为体验感的无法取代。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总是会比所谓的互联网渠道传递更有“说服力”。网上挂号确实很方便,但是有谁会想通过屏幕、对话框或者无线电波来确定自己的切实的身体状况呢?学习也会是这样,盯着屏幕或者听着手机,注意力很容易就分散了、相对的也不容易理解。
显然,互联网的技术现在还是力不从心。
在O2O的领域上最直观的展现就是各种订餐网站,还有就是电子商务;每个人的朋友群里都有那么一些朋友经常散发“小广告”,然后朋友圈里各种推送。关于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这种O2O销售模式成为普遍现象,大家都在电子商务这一亩三分田上竞争,可能这一秒还在津津有味,品尝胜利的滋味,下一秒就湮没在电商的浪潮中了。
互联网模式的发展总是跟互联网硬件平台的升级息息相关的
从上一辈人的拨号上网,到现在的宽带上网,到今天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家都变成了低头族。
从那个时候家家都用的百度,到现在的网游,再到今天的滴滴、网上点餐、支付宝的普遍。
(相对于这个问题,知乎大众总结了一些红利的方向,姑婆暂为整理)
未来的网络红利
——宋健、君临
1、金融
年轻的一代人在新颖的理财方式方面的确存在着旺盛的需求,但是金融产业的供给方——可获得稳妥回报的投资项目——似乎依然是稀缺资源而不是过剩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整合似乎并不能直接促使大规模的投资获得更具效益的回报。宜信的成功似乎更多地是因其专注于小额个人信贷,找到了农民、学生、白领这样具有较稳定还贷意愿和能力的放贷对象,但追随者们复制这一能力的机会似乎不大。
2、医疗(养老)
老龄化的确是未来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个行业目前的有效需求似乎并没有被成功地挖掘。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下,看病和治病本身似乎在道德上已经不允许继续去强调利润了,而养老院并不存在过剩的供给,同时老人们似乎也并不喜欢去养老院,毕竟民间的道德基础还是养儿防老。我认为老人们现在表现出的最旺盛的需求是被关爱、受到尊重和用晚年时间实现一些人生梦想,无论是晨练、歌咏还是广场舞,这里都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但它们并不像AirBNB的民宿业务或者优步的打车业务那样容易被整合。
3、教育
我从事过大约8年的培训行业,教育问题的确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的问题,而且未来的20年都会持续存在商业上的旺盛需求。但中国教育市场追逐红利的发展瓶颈是:我们本身并不具备足够优秀和丰富的教育供给资源。我们很多大学里的老师,在学校都无法触动(或者无心去触动)学生,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脱节严重,校园里本身并不存在学术上的“过剩”。因此在过去的20年,中国民间机构组织教育资源的方式,一直都是将一些企业界的精英或者那些教学价值被校园低估的老师聘请到机构中去授课,这在未来恐怕也仍然是主要的方式。但是,随着中国产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家和优秀人才的工资将持续上涨,这类资源也将变得稀缺,所以供给上仍然不会变得过剩。在这种限制下红利很难有效地形成。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海外一些国家似乎存在着过剩的情况,所以将优质的全球教育资源整合为便利的本国服务可能仍然是未来中国教育互联网公司的主要方向。
4、大数据
该领域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的开放数据太“脏”,本身不像美国和欧洲有丰富的开源数据“过剩”地供给,如果仔细查看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在政府、医疗机构、产业门户、教育机构和博物馆的信息开放方面几十年来所做的工作成果,你就不难知道为什么大数据在这些国家被视为显而易见的新机遇。而在如今的中国,无论是那些功能粗放的政务公开化“成果”还是中小企业艰难的信息化现状,似乎都表现出全社会还没有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所以我虽然已经投注了很多精力来研究大数据,但我认为中国的全面大数据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目前阶段只有局部的小红利而没有全局的大红利。
5、各种O2O
滴滴打车的模式已经验证了,基本上可行,但我认为只是中国地区的红利并不够广阔,存在着投资过热的问题。各种点餐平台是O2O目前最主要的形式,而国内的创业同胞们似乎太强调模式,而缺乏对产业资源结构的框架式思考。中国的餐馆虽然多,但它们生产能力的闲置情况并不是特别大,因为餐饮这种行业本身门槛低所以能生存下来的企业大部分都已经很繁忙,那些具有规模的企业也基本是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把食品服务行业“工业化、流水线化”才保证供给和需求刚好均衡,所以其中过剩的供给情况并非常态。而需求方面,中国城市白领的收入也还没有高到对送餐费多出的几块钱不在乎的程度,所以两方面来看这里的红利基本上是假象。至于有机蔬菜这样的细分市场,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结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也是块只有比较小的细分市场红利的空间,不存在整体的大红利。
6.新农业与互联网
点餐O2O认为人们对不出门吃盒饭有巨大而旺盛的需求,而供应商这一边又具有过多的库存。人们为了不出门吃饭愿意付出的溢价是不高的,因为他们吃的还是“垃圾食品”,而且不出门的同时也牺牲了外面的就餐环境;更何况餐饮行业的剩余库存并不像亚马逊所从事的图书行业那么典型——中小型餐饮店生产食品的边际成本的下降并不像图书印刷这样地具有边际递减优势(盒饭一次做得多也会降低成本,但降低的比例已经不那么大了,尤其对中小餐馆而言)。这种“势差”的不足,是会构成商业上的发展瓶颈的。而我前面所猜想的这种势差,一边可以构成溢价,另一边存在着过剩供给,看起来比O2O的机会要多一些。
7.虚拟现实
现在的无人机,仍处于小众玩具的阶段,除了拍摄、检测,能做的似乎不多。目前的无人机还是需要手机来控制,“智能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严重制约了他的场景适用能力。如果能够和虚拟现实结合,一切都会改观。
最后说一点,虽然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大势兴起,但用户实际体验和有效的降低成本也是红利目标之一(不是投机取巧)。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