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现究竟难在哪里?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来源 | 知乎
作者 | 王诺诺


“知识变现”抓住的根本不是人们的求知欲,而是焦虑感。

大V们拿出来变现的也不是“知识”,而是个人经验。

但喝了所有的鸡汤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听了别人的人生经验,你的焦虑依旧会存在。

读懂这三句话,就能搞懂知识变现的难点。

首先,我们来讨论什么是知识?

狭义的知识被柏拉图定义为“被验证过的,正确的,是被人们相信的”。所以知识有一定的通识性和易得性。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被前人多次实践过的,可以由不特定的人提供的。就像大学里教受的知识,它逻辑自洽,体系成熟,由哪个老师来教其实并不重要,智商正常的人只要肯用点功都能够拿A。

与此相对的,2016-2017成为热点的知识变现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得到APP还是喜马拉雅里的专栏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时常直接把大V名字冠在专栏上:XX教你学XX,XX商业内参。这个XX很重要,如果换成了隔壁老王肯定就没人看了。这么做的目的部分在于个人品牌和粉丝效应的实现,还有部分目的是想告诉你:“这里提供的信息基于主讲人的际遇总结而来,独一份儿,别人那里可学不到。”

个人品牌+粉丝效应+商品的不可替代性=价格的绝对主导权

这确实比前知识变现时代的打赏+软文方式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打赏的付费行为在享受“知识”之后,卖的是个同理心,为了戳读者G点,公众号只能不停秀下限直至触碰社会底线。而打软文广告则要求公众号保持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求读者的量而非质,可想而知公众号的内容会走向哪个方向。

但跳出了乞丐/小丑模式的loop是不是又陷入了一个新的loop?

我倾向把那些易得的、通识性的、不需要特定老师来授予的信息称为知识。而那些难得的、私密的、需要特定人来授予的信息,称它们为个人经验。


画了一张猥琐的小图图,干货性和私密性都有他们的价值,把他们作为横竖两个坐标轴,大致标示了目前市场上通行的知识产品的定位。

左上角的免费公开课系列,篇幅所限我只写了两个。它们本质上是把高校的课程互联网化,视频化,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和互联网的连接口,而在知识传授模式上并没有创新(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想自学大学课程也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和蹭课完成,只是麻烦了些)。这就是狭义上的知识,易得,不需特定人教受,用功谁都学得会。它们本来就是开源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会是免费的:P

而整个坐标系右侧的产品则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知识变现”。或者说,是“经验变现”。

目前市场上的“变现”大致有三个模式:

1、付费社群(小密圈、各种基于QQ和微信的付费圈子)
2、单次付费问答(分答、值乎、包括面对面的在行)
3、付费订阅(喜马拉雅专栏、得到、知乎Live、未来的微信付费订阅)


1、付费社群方兴未艾,这里按下不表。

2、单次付费回答。

每个产品都企图用信息和金钱在提问者、回答者、围观者之间做一个传播闭环。分答运营之初提问有字数限制,回答有1分钟时间限制,加之初代答主大多是影视圈/商界/泛娱乐圈大V,又在微信H5上运行,导致了产品爆红但无可挽回地滑向面向粉丝的八卦分享器。1分钟时间,什么都问题都说不清楚,对于消费者来说投入回报比最大的当然是八卦。
而值乎初代入驻的大多是伴随知乎成长起来的KOL,它更像一个轻内容沉淀变现的工具,相对八卦少一些(谁会关心一群理科男的桃色新闻啊╰( ᐖ╰)≡(╯ᐛ )╯),但依旧严重地存在。

3、付费订阅

这里是“经验变现”体现最明显的地方。也是内容创造者们贩卖“焦虑感鸡汤”的密集地。腾讯科技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63.3%的人选择购买知识的有偿分享,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事实上各大平台卖的最好的也是带着商业、效率标签的专栏。

“某成功人士告诉你他成功的小秘密,只要100多块。”

翻译过来是:我花了100多块,就获取他的商业经验,从而升职加薪,成为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说白了,知识变现时代的消费者不仅仅是消费者,更像是做短线的投资者,希望寻找ROI高,周期短的标的。听起来多像武侠小说,一位世外高人见你骨骼清奇,愿意把一本集毕生经验所著的《如来神掌》传授给你,让你制霸整个服务器。但作为报酬,这本书世外高人得收你100块。

如果现实生活里你碰上个这样的高人,肯定觉得他是一骗子。但把这套披上互联网的外衣,很多人就会迷糊了。“知识变现”里不乏干货和对日常生活学习有用的小技能。但当大部分消费者都抱着快速提升自己工资和社会地位,快速走向成功的目的而来,这种基于成功人士个人经验的付费分享,是注定要让他们失望的。

我想起一个被转烂的笑话:甲乙丙三个人坐一部电梯,甲在电梯里唱歌,乙玩手机,丙发呆了一路。他们都到了楼顶,大家纷纷询问,你们怎么能爬的那么高?

甲说因为我坚持不懈地唱歌,乙说玩手机才是坠吼的,丙在最后却缓缓道来他的成功秘诀:无为而治。

但就是尼玛没人提那台电梯。

即使你听从了他们所有人的成功经验,边玩手机边唱歌,同时还奉行黄老学说,没有那台电梯,你一辈子还是呆在楼底。

花钱多听一些别人的经验,总比什么都没听要好吧?——现代人的焦虑感:生怕升职比别人慢,知道的比别人少,一步错过步步错过。成功人士的经验变现似乎倾其所有,教你怎么投资,怎么为人处世,怎么洞察一切。但当人们恍然大悟,发现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个更加成功的岳父的时候,“知识变现”看起来就不那么吸引人了。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