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的新媒体团队都需要哪些能力?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640.webp (3).jpg

来源|插座学院 ID:chazuomba

作者|一番、月亮、饭饭

 

第17期 | 八项能力雷达图

标题来源于 NO.7 团队能力

全文约 3500字  阅读需 9分钟

NO.1 格局能力

新媒体行业的繁荣,对你而言是好事吗?

 

 

 

「一个行业的繁荣,对个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是读库(ID:dukubook)的张立宪老师在27日所发的文章里,提到的一个问题。

 

其中有个观点:高歌猛进的房地产行业,不仅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公众审美形成摧残,还毁了一代建筑师。

 

为什么?

 

一位建筑界的老师从 3 方面给了解释:

 

① 活儿太多。素质不高的设计师也有接不完的单子。

 

② 钱太好挣。以至于许多建筑师没有自我提升的主动与自觉。

 

③ 标准下降。工程太赶,所以缺乏原创和智慧含量、时间成本少的设计成为首选。

 

其实,把「房地产行业」换成「新媒体行业」,同样适用。

 

比如,仿照上面的格式,可以来一个:

 

流量过热的新媒体行业,不仅对行业气氛、对阅读环境造成破坏,对公众价值观导向形成影响,还毁了一代编辑运营。

 

对照上述解释也能列出来 3 个:

 

① 活儿太多。以至于垃圾广告、恶意推广源源不断。

 

② 钱太好挣。一条图文 40 万的广告费让大家都浮躁起来,大有前两年「半年微商开豪车」的现象,给太多人造成钱好挣的假象。实际上呢,能踏踏实实挣到钱的哪个不是稳稳当当做产品的?

 

③ 标准下降。新媒体编辑相较于传统编辑,最大的不足就在内容的专业性上,从基础规范到内容深度。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不加任何思想和原则的复制粘贴。

 

切换到命题,新媒体行业的繁荣,对个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由于水平和视野摆在这里,真的给不了标准的正确答案。但是可以分享下,还在企业新媒体编辑一线工作的人的想法:

 

① 新媒体行业还处于积累上升时期,一线人员,坚持下去,大有可为。

 

② 行业氛围也是由每个个体的工作成果组成的,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到行业积极面。

 

③ 都是成年人,分得清好坏。对得起公司,别骗用户,自己的存在就会成为好事。

 

PS:新媒体行业的繁荣,对你有哪些积极影响?欢迎留言,分享给同行。

 

NO.2 创新能力

你看过「生活」这场电影吗?

 

 

 

没有剧本,没有特定的演员,甚至没有屏幕,却让100000+个人蜂拥而来。

 

2010年11月,这个被挖了个大口子的白色盒子,就这么出现在了瑞士苏黎世,「拍」下了瑞士人民每一个寻常的瞬间。

 

640.webp (4).jpg

在集装箱大小的封闭空间里,听着被精心挑选的配乐,透过一块挖空的「银幕」往外看,过去不曾留意的街景、路人甲乙丙丁们,此刻正以一种奇怪的姿态在眼前伸展开来。有人就这么盯着假银幕,看了一个下午。

 

「在里面好像感觉到很多…自己从前忽略的事情。」

 

0.gif

那些已经感到麻木的日常,它们,正被无限放大…

 

最打动人的创新,一定是让人发现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NO.3 用户能力

采集用户需求的 3 种正确姿势

 

你的产品上线后,用户并不买账。这类问题归因于采集需求方式不正确:

 

1)别把自己的需求看做用户的需求,走出去多和真正的用户沟通。

 

例子:看书的时候老是忘记时间,因此你琢磨在书签上增加时钟的功能,方便看书的时候也可以看时间。

 

结果可想而知,推出这款产品,大部分人不会购买,因为这是个人需求,不是用户的需求。

 

2)别问用户「你觉得这个需求怎么样」,应多问用户「这个问题是否带来了苦恼?」

 

例子:你想到让自行车可以模块化,安装可拆卸的马达,极大的提高了自行车的速度和适应环境性。用户听了你的一阵描述后「的确不错,功能也多,速度快」。

 

然后带上一帮工程师苦干3个月,把成品交给用户让他掏钱时,他表示不需要,因为没这个需求。

 

3)问题的解决方案应该由产品经理提出,而不是用户。

 

例子:找到用户询问「想要什么样的电脑?」

 

用户思考了一会,给出方案「要快的,因为我要玩游戏;显示效果要不错,这样才能身临其境,其它方面就没太多要求了」。

 

你很快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因为性能要求很高,所以笔记本比较厚重不美观,用户仍然不愿意掏钱。

 

素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NO.4 内容能力

年轻人最愿意买账的 3 种营销方式


 

年轻人已经逐渐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正在以其天生的主动性寻找自己所需信息、积极传播自己认同的品牌,他们是不「被传播」和拒绝标签的一代。

 

针对这一类群体的营销,需要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

 

1)互动式营销

 

年轻人在选择产品或品牌时,准则已不再是「好」或「不好」这一理性的认知,而是「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态度。

 

杜蕾斯的营销一直是可圈可点的,精妙「有内涵」的文案和海报,有趣的游戏,常常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消费者真正互动起来,当下的年轻人更是愿意为此买单。

 

2)稀缺营销

 

什么样的产品最酷、最值钱?当然是稀缺的产品。提到稀缺营销,就不得不提到小米。这个「互联网手机」从一开始就是走的稀缺营销的路线。

 

产品性价比高只是一个方面,能抢到的人才是真正厉害。以此带来的空前的营销效果,自然不必多说。

 

3)卖点营销

 

年轻人有着自己的消费特征——专家型消费,他们有丰富的信息来源,他们对所关注的品牌和产品的信息了如指掌,甚至比销售员更了解。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无论是质量、功能还是价格,有一点能够真正打动年轻人,就能够轻而易举得到青睐。

 

总之,深入挖掘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特点和个性化元素,并将这些个性化元素与企业的营销密切融合,才能拥有未来的强大主流消费群体市场。

 

NO.5 内容能力

一份即学即用的写作训练计划书

 

 

 

都知道提高写作水平最高效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写,然而却很少有人提供一个框架清晰的训练模型。

 

在我们的课上,插坐学院讲师 V 先生曾给出一个「写作小组日程计划书」,个人觉得很实用,可供大家参考。(单人也可自我监督。)

 

周一 [ 精炼 ]:

140 字描写一件静物、一个人、一个事。

 

周二 [ 评论 ]:

读一篇文章,写读后笔记和评论。

 

周三 [ 联想 ]:

给出两个词语,开脑洞,自由联想,写一段字。

 

周四 [ 应答 ]:

到知乎同一道题下回答。

 

周五 [ 创意 ]:

我为品牌写文案。

 

周六 [ 逻辑 ]:

用 5W2H 梳理一件本周的热点事件,给出观点。

 

周六 [ 深度 ]:

提交本周 2000 字大作业,统一格式,收录进专题。

 

周日 [ 修改 ]:

修改群友周六提交的文章,修改建议发在群里。

 

出品 | 插坐学院在线学习APP「好多课」 讲师:V 先生

 

NO.6 视觉能力

极具画面感的公益海报

 

 

一个优秀的平面广告,通常不需要过多的文字就足以打动你。创意、构图、情境,在这些元素结合后,往往只通过一个画面就会引人深思。

 

下面这 5 组平面广告,就凭借优秀的创意和出色的画面,为你我阐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道理。

 

640.webp (5).jpg

 

在电脑前点赞

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

 

640.webp (6).jpg

拒绝疲劳驾驶

 

640.webp (7).jpg

不该让肤色决定我们的未来

 

 

640.webp (8).jpg

当你捕捞鲔鱼时

请想想熊猫

 

640.webp (9).jpg

每翻一页书

就少一棵树

 

 

NO.7 团队能力

NB 的新媒体团队都需要哪些能力?


目前的一个很明显趋势——这不是媒体的时代,却是媒体人的时代。传统媒体在走下坡路,整体势能越来越小,传统媒体人却越来越受关注,身价越来越高。

 

 

这两年成功融资的新媒体项目,团队的 leader 往往都有传统媒体的背景。

 

咪蒙在《南方都市报》做过12年资深编辑

秦朝做「餐饮内参」之前在新浪美食频道任职

罗振宇曾是央视《对话》节目的制片人

王凯做「凯叔讲故事」之前是央视主持人

徐达内做「新媒体排行榜」之前曾在《东方早报》做到副总编辑

 

如果一个团队懂内容,具有表达内容的欲望 、能力与诉求,同时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那么就适合在这个时代打拼 。

 

分析这些赢家团队所具备的能力,可以分为 5 方面:

 

① 懂得内容的生产和表达;

 

② 较强的用户感知力,能够弄懂用户需求;

 

③ 较强的商业嗅觉,能够基于小需求,看到大市场;

 

④ 较好的领导力,机构专业化,保证良好的团队化运作;

 

⑤ 较好的审美,懂设计,保证良好的内容品质和用户体验

 

综合具备以上五项能力的团队,既能在发展中做出好成绩,也有着很强的资本号召力,很容易吸引投资。

 

出品 | 插坐学院在线学习APP「好多课」 讲师:何川

 

 

NO.8 效率能力

3 人如何同时编辑一篇稿子?

 

「你退下后台,我改几句话」

「等你搞完结尾,我再补充个素材」

「你的第六段第三行有个错别字」

……

 

相信你也遇到过上面的情况,当多数人参与一篇稿件的制作时,总会因为顺序或者调整等原因,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最近重新梳理一下多人编辑的流程,简单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① 确定好选题思路,分配素材搜集任务

② 搜集来的素材汇总到同一平台

③ 对素材进行编写和提炼

④ 整体成文 + 校对

⑤ 文字复制到微信后台进行排版

 

上述流程也是近半个月才摸索出来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那个「多人协同工具」,现在市面上倒是有几款此类型软件,然而我们用的时间较短,并没有一一尝试,对比分析。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有道云协作」,理由是:

 

① 知名度高,操作便捷,界面也简洁。

② 多人协同编辑的基础功能完全够用。

 

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个很差的问题:经常掉线,提示编辑出错无法保存。除了网络原因,他们产品本身肯定存在问题。

 

当然,我们现在还在使用,没找到更合适的替代工具。如果你有更好的,欢迎留言推荐!

 

 下图为今日编辑页面

 62784156384152544.jpg

姑婆那些事儿推广服务 点击 :http://www.gupowang.com/news/4585.html

 

大家都爱搜:互联网资讯类类有话说App推广运营经验线下推广活动推荐微信营销姑婆专题姑婆圈ASO校园推广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园运营团队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